《本草詳節》~ 卷之十— (2)
卷之十— (2)
1. 烏雌雞
肉味甘、酸,氣溫、平。
主破心中宿血,產後虛羸,安胎,癰疽排膿。
白話文:
烏骨雞的肉,味道甘甜帶酸,性質溫和、平和。
主要可以破除心臟中的瘀血,治療產後虛弱消瘦,安胎,以及使癰疽排出膿液。
2. 烏骨雞
(附:反毛雞)
味甘,氣平,有白毛烏骨者、黑毛烏骨者、斑毛烏骨者、骨肉俱烏者、肉白骨烏者,但觀舌黑,則知肉骨俱烏,入藥更良。
主一切虛損病,大人小兒下痢禁口,及消渴,中惡,鬼擊,心腹痛,崩中帶下。
附:反毛雞,主反胃。
按:諸雞,補虛羸之最要,故食治方中多用。凡用心、膽、肝、腸、肪、䏶胵、糞等,以烏雄雞為良;卵以黃雌,頭以黃雄,翮以烏雄為良。大抵雞雖屬木,分而配之,則黃雄雞得離火陽明之象,白雄雞得庚金太白之象,故辟邪惡者宜之;烏雄雞屬木,烏雌雞屬水,故胎產宜之;黃雌雞屬土,故脾胃宜之;而烏骨者,又得水木之精,故虛熱者宜之,各從其類也。三年閹雞,常食養血補氣。
丹溪云雞性補,能助濕中之火,病邪得之則劇,此又非但雞而已,魚肉亦然。
白話文:
烏骨雞味道甘甜,性情平和。有白毛烏骨雞、黑毛烏骨雞、斑毛烏骨雞、骨肉都是黑色的烏骨雞、肉是白色骨頭是黑色的烏骨雞等種類。只要觀察雞的舌頭是黑色的,就可以知道牠的肉和骨頭都是黑色的,這樣的烏骨雞入藥效果更好。
主要治療各種虛損疾病,大人小孩的下痢、食慾不振,以及糖尿病、中邪、鬼怪侵擾、心腹疼痛、婦女崩漏、白帶等症狀。
附註:反毛雞,主要治療反胃。
總結:各種雞類,是補充虛弱身體最重要的方式,所以食療的方子中常常使用。凡是使用雞的心、膽、肝、腸、脂肪、嗉囊、糞便等部位,以黑色的公雞為佳;雞蛋則以黃色的母雞為佳;雞頭則以黃色的公雞為佳;雞翅膀則以黑色的公雞為佳。大致來說,雞雖然屬木,但細分並搭配使用,那麼黃色公雞就具有離火陽明的象徵,白色公雞具有庚金太白的象徵,所以驅除邪惡之氣適合使用;黑色公雞屬木,黑色母雞屬水,所以適合孕婦生產時使用;黃色母雞屬土,所以適合調理脾胃;而烏骨雞,又得到水和木的精華,所以虛熱的人適合使用,各自按照種類選擇。三年以上的閹雞,經常食用可以養血補氣。
丹溪說雞的性質是補益,但是會助長體內濕氣所生的火,如果病邪遇到它,病情反而會加重,這不僅僅是雞如此,魚肉也是一樣。
3. 雞卵
(附:殼、殼中皮)
味甘,氣平、微寒。畏醇酒。多食令人腹中有聲,動風氣;和蔥、蒜食,氣短;同韭子食成風痛;同黃鱉肉食,損人;同兔肉食,成泄痢;妊婦同鯉魚食,令兒生瘡;同糯米食,令兒生蟲。
主安胎,止驚。生啖,開喉音;醋煮食,治久痢,及產後虛痢;和蠟炒,止小兒疳痢。
按:卵白象天,氣清性涼;卵黃象地,氣渾性溫;兼黃白用之,性平,故能理氣血,而治以上諸疾也。
附:殼,主傷寒勞復,炒黃黑為末,熱湯下,取汗即愈。
附:殼中皮,主久咳氣結,以麻黃、紫菀,和服之。
白話文:
雞蛋(包含:蛋殼、蛋殼內膜)
味道甘甜,性味平和,稍微偏寒。忌與烈酒一同食用。吃太多會使肚子裡發出聲響,並且擾動體內的氣。與蔥、蒜一起吃會使人呼吸短促;與韭菜籽一起吃會引起風痛;與黃鱉肉一起吃對身體有害;與兔肉一起吃會導致腹瀉;孕婦與鯉魚一同食用,會使胎兒出生後長瘡;與糯米一同食用,會使胎兒出生後長寄生蟲。
主要功效是安胎,止驚。生吃可以使喉嚨發聲順暢;用醋煮熟食用可以治療慢性痢疾,以及產後虛弱引起的痢疾;和蠟一起炒過食用可以治療小兒疳積引起的痢疾。
說明:蛋白象徵天,性質清涼;蛋黃象徵地,性質渾濁而溫熱;同時使用蛋白和蛋黃,性質平和,所以能夠調理氣血,而治療上述各種疾病。
附註:蛋殼,主要治療傷寒後身體虛弱復發,將蛋殼炒至焦黃發黑磨成粉末,用熱湯送服,發汗後即可痊癒。
附註:蛋殼內膜,主要治療久咳氣結,可與麻黃、紫菀一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