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齋

《本草詳節》~ 卷之十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 (2)

1. 阿井水

味甘、咸,氣平。系伏流地下之濟水所經也。

主利膈,疏痰,止吐。

按:阿井水,《內經》以為天地之肝,其性趣下,清而且重,用攪濁水即清,故治瘀濁及逆上之痰。青州范公泉,亦濟水所注,用造白丸子,利膈化痰尤效。

白話文:

阿井水,味道甘甜帶鹹,性質平和。是濟水在地下伏流經過的地方的水。

主要功效是使胸膈通暢、疏散痰液、止吐。

說明:阿井水,《黃帝內經》認為是天地間的肝臟,其特性是向下流動,清澈而且沉重,用來攪拌混濁的水就能使它澄清,所以可以治療體內瘀滯的濁物和向上逆行的痰液。青州的范公泉,也是濟水所流經的地方,用這裡的水來製作白丸子,疏通胸膈、化解痰液的效果尤其顯著。

2. 浸藍水

味辛、苦,氣寒。

主解毒,殺蟲。誤吞水蛭成積,飲之即下。

白話文:

味道辛辣、苦澀,藥性寒涼。

主要用來解毒、殺蟲。如果誤食水蛭造成體內積聚,服用後就能將其排出。

3. 鹽膽水

味鹹、苦。有大毒。系鹽場槽中瀝下黑汁也。

主蝕䘌,疥癬,瘻疾,蟲咬,及馬牛為蟲蝕,毒蟲入肉生子。凡瘡有血者,不可塗。

白話文:

味道鹹、苦,有劇毒。是鹽場鹽槽中瀝出的黑色汁液。

主要用於腐蝕潰爛的肉、疥瘡、癬、瘻管、蟲咬傷,以及馬牛被蟲蛀蝕,或毒蟲鑽入肉裡產卵的情況。凡是有流血的瘡口,都不能塗抹。

4. 火部

5. 艾火

用陽燧火珠,承日取太陽真火,次則鑽槐取火良。急用真麻油燈或蠟燭火,不可用桑柴火,傷人肌肉。

主灸百病冷疾,入硫黃末少許尤良。

白話文:

用陽燧(一種古代取火工具)的火珠,承接日光來取得太陽的真火,其次則是用鑽木的方式,鑽槐木來取火也很好。如果緊急需要用火,就用麻油燈或蠟燭的火,不可以用桑柴火,會傷害人的肌肉。

主要用來灸各種寒冷的疾病,加入少許硫磺末一起使用,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