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鑑》~ 新刻藥鑑卷之二 (18)
新刻藥鑑卷之二 (18)
1. 黃柏
氣寒味苦,氣味俱厚,無毒,沉也,陰也。鹽水炒之,走少陰而瀉腎火也,後人以為補腎者,誤矣。蓋腎家火旺,及兩尺脈盛,而為身熱目疼喉痹諸疾者,用之瀉火,則腎亦堅固,而無狂蕩之患也,豈誠有補益之功哉。故腎家無火,及兩尺脈微弱者,皆不宜用。若佐四物湯入鹿角膠用之,一則以生水,一則以瀉火,是補其不足,而去其有餘,此天一生水之妙劑也,乳製為佳。佐黃耆、入牛膝,使足膝氣力湧出,痿蹶即瘥。
同蒼朮獨活,又能除腰膝以下至足分之風濕腫痛癰疽也。佐澤瀉茯苓,又能利小便之赤滯。解毒湯用之,取其引熱毒下從膀胱經出也。與破故紙同用,治血崩大有奇功。與生蜂蜜同用,敷口瘡極有神效。又治上焦實熱,多製為良,取其緩也。中焦實熱,單製為良,取其緩在中也。
下焦實熱,不製為良,取其速下也。或佐以三焦之藥,亦無不可。
白話文:
[黃柏]
性質偏寒,味道苦澀,藥性濃厚且無毒性,屬陰性下沉。經過鹽水炒製,能深入腎臟,有效清除腎火。後世有人認為它能補腎,這是一個誤解。事實上,當腎臟火氣過旺,或雙腳的脈搏強勁,導致身體發熱、眼睛疼痛、咽喉發炎等疾病時,使用黃柏來降火,腎臟就能得到鞏固,避免火氣過旺的問題,但這並非真正具有滋補的功效。因此,腎臟無火氣,或者雙腳脈搏微弱的人,都不適合使用黃柏。如果搭配四物湯和鹿角膠一起使用,一方面能生津,另一方面能降火,這樣既能補充身體的不足,也能去除過剩的部分,這就是「天一生水」的妙方,最好以乳製品製作為主。
搭配蒼朮和獨活使用,可以治療腰膝以下到腳部的風濕腫痛和膿腫。搭配澤瀉和茯苓,能改善小便不通暢的問題。在解毒湯中使用,能幫助熱毒從膀胱排出。與破故紙一同使用,對治療大量出血有奇效。與生蜂蜜一同使用,對於治療口腔潰瘍有顯著效果。治療上半身的實熱,多次使用效果更佳,因為這樣能緩慢地作用。治療中半身的實熱,單次使用效果更佳,因為這樣能在中半身緩慢地作用。
治療下半身的實熱,不經過加工的效果更好,因為這樣能快速地向下半身作用。或者,也可以搭配三焦的藥物一起使用,這樣也是可以的。
2. 黃連
氣寒味苦,氣薄味厚,無毒,沉也,陰也。手少陰藥也。以薑汁炒用,則止嘔吐,清心胃。且治一切時氣,又解諸般熱毒穢毒,及腫毒瘡瘍,目疾之暴發者。蓋黃連得薑汁製,則和其寒而性輕折,且少變其性,以引至熱處,而使之馴化,正經所謂熱因寒用是也。與木香同用,為腹痛下痢要藥。
與吳茱萸同用,乃吞吐酸水神方。同枳殼治血痔,同當歸治眼疾。佐桂蜜,使心腎交於頃刻。入姜辛,療心肺妙於須臾。欲上清頭目口瘡之類,酒炒為佳。欲瀉肝膽之火,豬膽蒸之為妙,取其入下部而瀉之也。欲解痘瘡之毒,桔梗麻黃汁炒之,取其達表而解之也。實火同朴硝,虛火用釃醋,痰火用薑汁,伏火用鹽湯。
米食積瀉者,壁土炒之。赤眼暴發者,人乳浸之。東垣以為厚腸胃者,何也?蓋腸胃為濕熱所撓,而為痢為痛,得此苦寒之劑,則濕熱去而痛止,則腸胃自厚矣。又曰,與木香同用,治心下痞滿,並伏梁心積,宜矣。若停食受寒,及傷寒下早所使者,則不可用。又曰,除腸中混雜之紅,宜矣。
如陰虛下血,及損脾而血不歸脾者,概用之乎。又曰,治五勞七情,定驚悸,止心腹痛,皆未分寒熱而混言之,用者宜斟酌可也。
胡黃連療勞熱骨蒸,治傷寒咳嗽,溫瘧多熱即解,久痢成疳竟除。補肝膽,劫目疼尤靈。理腰腎,斂陰汗最捷。大都苦先入心,入心則熱燥,此劑雖云瀉心,實瀉脾土,蓋子能令母實,實則瀉其子也。中病即已,不可久服,久則反從火化,愈覺發熱。故曰,芩連梔子,久服發熱,此之謂也。反花豬肉。
白話文:
[黃連],其特性為氣溫偏寒,味道極苦,氣味較淡而味道濃厚,無毒性,屬性下沉,性質偏向陰涼。它是手少陰心經的藥物。若以薑汁炒過使用,可以止住嘔吐,清潔心胃。並且可以治療各種季節性疾病,同時也能解各類熱毒、污濁之毒,以及腫毒、瘡瘍、眼睛疾病等突發性的病症。因為黃連得到薑汁的調製,使其寒性變得柔和,性質也更為平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其原有的性質,可以引導到身體的熱點部位,使其性質更為順從,這正是古醫書中所謂的「熱因寒用」的原則。與木香一同使用,是治療腹痛、下痢的重要藥物。
與吳茱萸一同使用,是治療胃酸逆流的神奇配方。與枳殼一同使用,可以治療血痔。與當歸一同使用,可以治療眼疾。配合肉桂和蜂蜜,可以使心臟與腎臟在短時間內達到平衡。加入薑和辛料,可以迅速療治心肺疾病。如果要治療頭目口瘡一類的上火病症,用酒炒效果最好。如果要清除肝膽的火氣,用豬膽汁蒸煮的效果最佳,因為這樣可以直接作用於下部,達到清除火氣的效果。如果要解除痘瘡的毒素,可以用桔梗和麻黃汁炒制,因為這樣可以迅速地從表面清除毒素。對於實火,可與朴硝一同使用;對於虛火,可用醋來調和;對於痰火,可用薑汁;對於潛藏的火氣,可用鹽湯。
對於因米飯積滯導致的腹瀉,可以與壁土一同炒制。對於突然發生的紅眼病,可用人乳浸泡。李東垣認為它能增強腸胃功能,是因為腸胃被濕熱侵擾,導致腹瀉和疼痛,得到這種苦寒的藥物,濕熱就會消失,疼痛也會停止,腸胃自然就變得健康。此外,他還說,與木香一同使用,可以治療心下痞滿,以及心臟下方的積聚,這是非常適合的。但是,如果因為食物滯留或受寒,或是因傷寒過早使用下瀉藥物的情況,就不適合使用。他又說,它可以清除腸道中混雜的紅色血液,這是對的。
然而,對於陰虛導致的出血,以及脾臟受損導致血液無法正常歸脾的情況,是否可以一律使用呢?此外,他還說,它可以治療五勞七情,安定驚悸,止住心腹疼痛,但這些都沒有區分是寒還是熱,所以混在一起講,使用者應該酌情使用。
胡黃連可以治療勞累導致的熱病和骨蒸,治療傷寒咳嗽,溫熱的瘧疾一旦服用即可緩解,長期的腹瀉和營養不良也可以完全消除。它能補充肝膽,對眼疼有特別好的療效。它能調理腰腎,收斂陰汗的效果最快。通常來說,苦味的食物會首先進入心臟,進入心臟後會產生熱燥,這種藥物雖然說是清心,實際上是清除脾臟的火氣,因為兒子可以使母親健壯,母親健壯後就要清兒子的火氣。一旦病情好轉就應立即停藥,不能長期服用,因為長期服用反而會導致火氣上升,感覺更熱。因此,古人說,黃芩、黃連、梔子,長期服用會導致發熱,就是這個意思。服用時要避免與花豬肉一起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