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神農本草經疏》~ 卷三十 (5)

回本書目錄

卷三十 (5)

1. 樟腦

得純陽之氣,其味辛,其氣熱。初時以水煎成,後得火則焰熾不息,其稟龍火之性者乎?氣亦香竄,能通利關竅,逐中惡邪氣,復能去濕殺蟲。凡一切疥癬風瘙,濕毒瘡瘍等證,皆所須用。

白話文:

樟腦具有純陽之氣,味道辛辣,性質溫熱。最初以水煎煮,之後遇火則燃燒旺盛,延綿不絕,似乎秉承了龍火之性。氣味芳香濃烈,能通暢關節竅穴,驅逐體內邪惡之氣,還能去除濕氣、殺滅蟲害。凡是一切疥癬、風瘙癢、濕毒瘡瘍等症狀,都需用到它。

2. 蛀竹屑

年久枯竹中蠹屑也。竹之餘氣尚存,其氣味必甘平無毒。甘能解毒,平則兼散,故可用為蝕膿長肉之藥也。

主治參互

同象牙末、真珠、白礬等藥,能消漏管,方見象牙條下。朱氏《集驗方》:耳出臭膿。用蛀竹屑、胭脂胚子等分,麝香少許,為末,吹之。《普濟方》:耳膿作痛,因水入耳中者。蛀竹屑一錢,膩粉一錢,麝香五分,為末。以綿杖絞淨,送藥入耳,以綿塞定。有惡物放令流出,甚者三度必愈。

又方:濕毒臁瘡。蛀竹屑、黃柏末等分,先以蔥椒茶湯洗淨,搽之。日一次,效。《外臺秘要》:湯火灼瘡。蛀竹屑末,傅之愈。

白話文:

蛀竹屑是多年枯竹子裡面的蟲蛀屑。枯竹雖然年久,但仍殘留著竹子的氣息,其氣味甘平無毒。甘味能解毒,平和的藥性兼具疏散的作用,所以可以當作促進潰瘍癒合生肌的藥物。

【主治參考】

蛀竹屑和象牙末、珍珠、白礬等藥材一起使用,可以治療廔管(膿漏)。具體方劑可參考象牙條下的記載。《朱氏集驗方》記載:耳朵流出臭膿,可以用蛀竹屑、胭脂(胭脂的胚胎部分)等分量,再加少許麝香,研磨成粉末吹入耳中。《普濟方》記載:耳朵因進水而膿腫疼痛,可用蛀竹屑一錢,滑石粉一錢,麝香五分,研磨成粉末。用棉棒沾藥後送入耳中,再用棉花塞住。讓膿液流出,嚴重者三次即可痊癒。

另一個方劑:治療濕毒引起的臁瘡(小腿潰瘍),可用蛀竹屑、黃柏粉等量混合,先用蔥白、辣椒水清洗患處,再塗抹藥粉。一天一次,有效。《外臺秘要》記載:治療湯火灼傷,可用蛀竹屑研磨成粉末敷於傷口,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