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疏》~ 卷十九 (4)
卷十九 (4)
1. 附:雄雀屎
療目痛,決癰癤,女子帶下,溺不利,除疝瘕。(一名白丁香,一頭尖是雄,兩頭圓者雌。凡用研細,甘草水浸一宿,焙乾用。)
疏:,雀屎,《本經》無氣味。察其所主,應是辛苦溫之物。性善消散,故外用療目痛,決癰癤;內服治帶下,溺不利,疝瘕也。蘇恭以首生男子乳,研雀屎成泥,點目中胬肉,赤脈貫瞳子者,即消,神效。蓋取其辛散拔出火毒之義也。
主治參互
《子母秘錄》:小兒中風,口噤乳不下。雀屎丸如麻子大,服二丸即愈。《梅師方》:諸癰癤已成膿,不肯決,懼針者。塗雀屎瘡頭,即易決。《普濟方》:喉痹乳蛾。白丁香二十個,以沙糖和作三丸。每以一丸,綿裹含咽,即時遂愈。甚者不過二丸,極有奇效。
簡誤
雀肉及卵,陰虛火盛者忌之。不可合李食。妊娠食雀肉飲酒,令子多淫。凡服術人忌之。雀屎療目痛,非風熱外邪者不宜用。女子帶下溺不利,屬腎虛有火者,並忌之。古方同天雄服,此藥性極熱,有大毒,非陰臟及真陽虛憊者,慎勿輕餌。
白話文:
雄雀糞便的藥用
雄雀糞便可以治療眼痛、癰疽腫痛、女性白帶、排尿困難以及疝氣。 (雄雀糞便也叫白丁香,一端尖的為雄雀糞便,兩端圓的為雌雀糞便。使用時需研磨成細粉,用甘草水浸泡一夜,再烘乾後使用。)
雄雀糞便,《本經》未記載其氣味。但從其功效來看,應屬辛溫之品。其性善於消散,因此外用可治療眼痛、癰疽腫痛;內服可治療白帶、排尿困難和疝氣。蘇恭曾記載用雄雀糞便研成泥狀,點在眼睛的胬肉或赤脈侵入瞳孔處,能使其消退,效果神奇。這是因為它能辛散拔除火毒。
其他相關記載:
- 《子母秘錄》記載:用於治療小兒中風,口噤不能哺乳,服用雄雀糞便丸藥可治愈。
- 《梅師方》記載:治療癰疽腫痛已化膿,但膿液不易排出,又害怕針刺者,塗抹雄雀糞便於患處,可促進膿液排出。
- 《普濟方》記載:治療喉嚨腫痛和乳蛾,用雄雀糞便製成藥丸含服,療效顯著。
使用注意事項:
雀肉和雀蛋,陰虛火旺者忌食;不可與李子同食;孕婦食用雀肉並飲酒,可能導致胎兒多淫。服用附子者忌食。雄雀糞便治療眼痛,非風熱外邪引起者不宜使用。女性白帶、排尿困難,若屬腎虛有火者,也應忌用。古方中曾將雄雀糞便與天雄同用,此藥性極熱,有毒性,非陰虛或陽虛體弱者,應謹慎使用。
2. 天鼠屎
味辛,寒,無毒。主面癰腫,皮膚洗洗時痛,腹中血氣,破寒熱積聚,除驚悸,去面䵟。(一名夜明沙。)
疏:,天鼠夜出,喜食蚊納,故其屎中淘出細沙,皆未化蚊蚋眼也。所以今人主明目,治目盲障翳,取其氣類相從也。其味辛寒,乃入足厥陰經藥。《本經》所主諸證,總屬是經所發,取其辛能散內外結滯,寒能除血熱氣壅故也。然主療雖多,性有專屬,明目之外,余皆可略。
主治參互
《聖惠方》:青盲障翳。夜明沙一兩,柏葉炙一兩,為末,牛膽汁和丸梧子大。每夜臥時,竹葉湯下二十丸。又方:五瘧不止。夜明沙末,每冷茶服一錢,立效。並治胎前瘧。
除目疾外,他用甚稀,故不立「簡誤」。
白話文:
天鼠屎味辛、性寒,無毒。能治療面部癰腫、皮膚洗滌後疼痛、腹中血氣、寒熱積聚等症狀,還能除驚悸,治療面部黑斑。(也叫夜明沙。)
天鼠夜間出沒,喜歡吃蚊子,所以它的糞便中淘洗出來的細沙,都是未消化的蚊子眼睛。因此現代人用它來明目,治療目盲、障翳,是取其氣味相類而同治。其味辛性寒,屬於足厥陰經藥物。《本經》記載的諸多主治症狀,都屬於足厥陰經的病症,利用它辛味能散解內外阻塞,寒性能去除血熱氣滯的特性。雖然主治疾病很多,但療效有其專屬的,除了明目之外,其他療效都可以略過不提。
《聖惠方》記載:治療青盲、障翳,用夜明沙一兩,柏葉炙一兩,研磨成粉末,用牛膽汁調和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晚睡覺前,用竹葉湯送服二十丸。另一個方劑:治療瘧疾不止,用夜明沙粉末,每次用冷茶送服一錢,效果很快。也可用於治療孕期瘧疾。
除了治療眼疾外,其他用途很少見,因此不另立「簡誤」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