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疏》~ 卷十二 (24)
卷十二 (24)
1. 金櫻子
味酸、澀,平、溫,無毒。療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澀精氣。久服令人耐寒輕身。
疏:,金櫻子得陽氣而兼木化,故其味酸澀,氣平溫無毒。氣薄味厚,陰中陽也。入足太陽,手陽明,兼入足少陰經。《十劑云》:澀可去脫。脾虛滑泄不禁,非澀劑無以固之。膀胱虛寒則小便不禁。腎與膀胱為表裡,腎虛則精滑,時從小便出。此藥氣溫味酸澀,入三經而收斂虛脫之氣,故能主諸證也。精固則精氣日生,而陽氣充,骨髓滿,故耐寒輕身也。
主治參互
和芡實粉為丸,名水陸丹,益氣補真。孫真人《食忌》金櫻子煎:霜後用竹夾子摘取,入木臼中杵去刺,劈去核。以水洗過搗爛,入大鍋水煎,不得絕火,減半濾過,仍煎似稀餳。每服一匙,暖酒調服。活血駐顏,其功不可備述。
簡誤
泄瀉由於火熱暴注者,不宜用。小便不禁,及精氣滑脫,因於陰虛火熾而得者,不宜用。
白話文:
金櫻子味酸澀,性平溫,無毒。能治療脾胃虛弱導致的泄瀉、頻尿,以及固澀精氣。長期服用可以耐寒、身體輕盈。
金櫻子吸收了陽氣,兼具木的特性,因此味道酸澀,性平溫而無毒。它氣味清淡而味道濃郁,屬於陰中之陽。它能進入足太陽經、手陽明經和足少陰經。《十劑》中說:澀味可以止瀉。脾虛導致的滑瀉不止,非澀味藥物不能夠固攝。膀胱虛寒則小便失禁。腎與膀胱互為表裡,腎虛則精液滑泄,常隨小便排出。金櫻子性溫味酸澀,能進入三條經絡收斂虛脫之氣,因此能治療以上諸證。精氣固攝則精氣日益旺盛,陽氣充盈,骨髓充實,所以能耐寒且身體輕盈。
將金櫻子與芡實粉製成丸藥,稱為水陸丹,可以益氣補虛。孫真人《食忌》中記載的金櫻子煎的製作方法是:霜降後用竹夾子採摘,放入木臼中搗碎去除刺,劈開去核。用水洗淨後搗爛,放入大鍋中加水煎煮,火候不能斷,煎至藥汁減半後過濾,再煎煮至像稀稠的麥芽糖一樣。每次服用一匙,用溫酒送服。它具有活血養顏的功效,其功效不可勝數。
泄瀉是由於火熱暴注引起的,不宜服用金櫻子。小便失禁和精氣滑脫,是由於陰虛火旺引起的,也不宜服用金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