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舌指南》~ 卷六 (25)
卷六 (25)
1. 第八節,雜治之劑
金丹,功主消腫出痰,並牙咬舔舌、穿牙疔毒,專用此丹治之。
提淨牙硝(一錢八分),生蒲黃末(四分),共研細,次下殭蠶末一分、牙皂角末一分,研鹹淡黃色,加梅冰片一分再研。此藥可以久留,冰片臨用時加更佳。如症重者,本方再加牛黃。喉腫及喉風,倍加殭蠶、牙皂。
蓋碧丹消痰清熱、解毒祛風,固為良劑,尚屬平緩;不如金丹消腫毒、除風熱、開喉閉、出痰涎,最為神效。但喉證初起,金丹不宜多用,固其能直透入內,且善走散,初起若多用之,恐輕證不勝藥力,反扦格難入也。凡喉證及單雙蛾,只用碧丹。其他重證,金碧兼之。須分先後多寡。
初起碧丹九、金丹一,吹五管。後碧丹八、金丹二。再吹碧丹七、金丹三。如症重者,碧丹、金丹各半,用至三五次後,痰涎必上湧,然後金丹六、碧丹四,將管直入喉中,重吹一次,隨收出管,即吊出痰。競用金丹八、碧丹二亦可。
珠黃散,珠粉(二分),牛黃(二分),川貝母(六分),辰砂(二分),共研極細末。
牛黃散,治重舌、木舌、腫舌,心脾火甚者。
西牛黃,人參,大黃(炒),炙甘草(各五錢),茯苓(七錢五分),全當歸,辰砂,麝香(各二錢五分),共為末,每服五分,沸湯調服。
白話文:
金丹,主要功效是消除腫脹、化解痰液,對於牙齦咬傷、舌頭潰瘍、穿牙疔毒都有很好的療效,特別適用於這些病症。
製作方法:將提煉過的牙硝(約6克)、生蒲黃粉末(約1.5克)一起研磨成細粉,再加入僵蠶粉末(約0.4克)、牙皂角粉末(約0.4克),一起研磨成淡黃色,最後加入梅冰片(約0.4克)繼續研磨。這個藥粉可以長時間保存,但最好在使用前再加入冰片效果更佳。如果病情嚴重,可以在這個配方中加入牛黃。對於喉嚨腫痛或喉風,可以加倍使用僵蠶和牙皂。
一般來說,碧丹有消痰、清熱、解毒、祛風的功效,確實是良藥,但藥性比較平和;不如金丹消腫解毒、去除風熱、開通喉嚨閉塞、排出痰液的效果更為顯著,可謂神效。但是,喉嚨疾病剛開始發作時,不宜過量使用金丹,因為它藥性強勁,容易直達病灶,而且走竄性強,如果初期就大量使用,恐怕病情較輕的患者無法承受藥力,反而會阻礙藥物的吸收。一般的喉嚨發炎和單雙側扁桃腺炎,只需要使用碧丹。其他較為嚴重的病症,可以金丹和碧丹搭配使用,但必須分清使用的先後順序和用量比例。
初發時,先用碧丹九份、金丹一份,吹入五次。之後改為碧丹八份、金丹二份。再改為碧丹七份、金丹三份。如果病情嚴重,則碧丹和金丹各半,用藥三到五次後,痰液必然會上湧,這時改為金丹六份、碧丹四份,將管子直接伸入喉嚨深處,用力吹入一次,隨即拔出管子,痰液就會被引出來。也可以直接使用金丹八份、碧丹二份。
珠黃散,製作方法:將珍珠粉(約0.8克)、牛黃(約0.8克)、川貝母(約2.4克)、辰砂(約0.8克)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
牛黃散,主要用於治療重舌(舌頭肥大)、木舌(舌頭僵硬)、腫舌,以及心脾火旺盛的病症。
製作方法:將西牛黃、人參、炒過的大黃、炙甘草(各約18.8克)、茯苓(約28.1克)、全當歸、辰砂、麝香(各約9.4克)一起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1.9克,用滾燙的開水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