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瀚

《四診抉微》~ 卷之八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2)

1. 五運六氣圖論

五運者,金木水火土也;六氣者,風寒暑濕燥火也,其法合十干為五運,對十二支為六氣。運有主運、客運,氣有主氣、客氣,天以六氣動而不息,上應乎客;地以五行靜而守位,下應乎主。運有南北二政,惟土運為南政,甲己二年是也。蓋土位居中,面南行令故也。金木水火四運為北政,乙丙丁戊庚辛壬癸八年是也,皆以臣事,北面受令故也。

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水運統之;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也。

白話文:

[五運六氣圖論]

五運指的是金、木、水、火、土;六氣則是風、寒、暑、濕、燥、火。這些概念是根據天干地支來定義的,其中十天干代表五運,而十二地支則與六氣相對應。五運中有主運和客運,六氣中有主氣和客氣。天以六氣的方式不停運作,與客氣相呼應;而地則以五行的靜態方式保持其位置,與主運相呼應。五運又分為南北兩種政策,其中土運屬於南政,如甲年和己年。這是因為土居於中心位置,面向南方行使權力。而金、木、水、火四運則屬於北政,包括乙、丙、丁、戊、庚、辛、壬、癸等八年,這些運行都是以臣子的身份,面向北方接受命令。

在甲年和己年,土運居主導地位;在乙年和庚年,金運居主導地位;在丙年和辛年,水運居主導地位;在丁年和壬年,木運居主導地位;而在戊年和癸年,火運居主導地位。

2. 總論

運乃五年一周,氣則六期環會。五運有太過不及,有平運,有大運、有主運、客運也。太過者,甲丙戊庚壬,五陽干也;不及者,乙丁己辛癸,五陰乾也。太過之年,大寒前十三日交,名曰先天;不及之年,大寒後十三日交,名曰後天;平運者,司天與運同氣也。或太過而司天克氣,或不及而年支相合,謂之歲會;或月干與之相符,或交初氣,日乾時干與之相合,謂之干德符。值之者,物生脈應,無相先後,皆平運也;正大寒日交,名齊天大運者,本年年干也。

主運者,每年皆以木運,從大寒日始,以次相生,至水而終,每運各主七十二日零五刻,歲歲皆然也;客運者,如甲為土,乙為金,以次相生,至癸為火,逐歲變遷也。六氣有司天,有在泉,有主氣、客氣,有正化、對化也。主氣者,每年皆以木氣從大寒始,以次相生,至水氣而終,每氣各主六十日奇八十七刻半,歲歲皆然也。

客氣者,以本年年支後第三支起,如子年子後第三支是戌,戌屬水,就以水氣從大寒日始,為初氣,即在泉左間也;木為二氣,即司天右間也;火為三氣,即司天火氣也;土為四氣,即司天左間也;金為五氣,即在泉燥金也;水為終氣,即在泉右間也,每主各主六十日奇八十七刻半,每年不易也,以客加主,客勝主則從,主勝客則逆。凡司天主上半年,在泉主下半年,此運氣之大概也。

六氣分上下左右而行天令,十二支分節令時日而司地化。然以六氣而加於十二支,則有正化對化之不同,如厥陰之司於巳亥者,以厥陰屬木,木生於亥,故正化於亥,對化於巳也;少陰司於子午者,少陰為君火,當正南離位,故正化於午,對化於子也;太陰司於醜未者;以太陰屬土居中,旺於西南,故正化於未,對化於醜也;少陽司於寅申者,以相火卑於君火,生於寅,故正化於寅,對化於申也;陽明司於卯酉者,以陽明屬金,酉為西方金位,故正化於酉,對化於卯也;太陽司於辰戌者,以太陽為水,辰戌屬土,謂水行土中,而戌居西北,為水漸旺之鄉,故洪範五行以戌屬水,故正化於戌,對化於辰也,皆以陰陽之盛衰,合於十二辰,以明正化對化之理也。

假如子午年,初氣太陽,二氣厥陰,三氣少陰之類;丑未年,初氣厥陰,二氣少陰,三氣太陰之類,推之是也。

按:客氣,《六微旨大論》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紀。故少陽之右,陽明治之;陽明之右,太陽治之;太陽之右,厥陰治之;厥陰之右,少陰治之;少陰之右,太陰治之;太陰之右,少陽治之。此謂氣之標,蓋南面而待之也。

太乙者,歲神也。常以冬至之日,居坎方葉蟄之宮,計四十六日;立春,居艮方天留之宮,計四十六日;春分,居震方倉門之宮,以此照圖推之也。太乙移日,天必應之以風雨,若此日有風雨,則歲美,民安少病。先於所移之日而有風雨,則天必多雨,後於所移之日而有風雨,則民必多汗。

白話文:

總論

運氣運行的週期:

運氣的運行以五年為一個週期,氣的運行則以六個階段循環。五運有太過、不及和平和三種情況;也有大運、主運和客運之分。

  • 太過: 指的是甲、丙、戊、庚、壬這五個陽天干的年份。
  • 不及: 指的是乙、丁、己、辛、癸這五個陰天干的年份。
  • 太過之年: 交運的時間在大寒前十三天,稱為「先天」。
  • 不及之年: 交運的時間在大寒後十三天,稱為「後天」。
  • 平和之運: 指的是司天之氣與運的屬性相同。
  • 歲會: 有幾種情況,如太過之年但司天之氣剋制運,或不及之年但地支與運相合。
  • 干德符: 指的是月干與運相符,或在交氣的初期,日干時干與運相合。 凡是遇到以上這些情況,萬物生長,脈象也相應平和,沒有先後順序之分,都屬於平和之運。
  • 齊天大運: 指的是大寒當天交運,以本年的天干為代表。

主運和客運:

  • 主運: 每年都以木運開始,從大寒日開始,按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的順序運行,到水運結束。每運各主管七十二天零五刻,年年如此。
  • 客運: 例如甲年為土運,乙年為金運,以此類推,按土、金、水、木、火五行相生的順序,到癸年為火運。每年都變動。

六氣的運作:

六氣分為司天、在泉、主氣、客氣,以及正化和對化。

  • 主氣: 每年都以木氣開始,從大寒日開始,按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的順序運行,到水氣結束。每氣各主管六十天又八十七刻半,年年如此。
  • 客氣: 以本年地支後第三個地支開始,例如子年,子之後第三個是戌,戌屬水,就以水氣從大寒日開始作為初氣,也就是在泉左間;木氣為二氣,也就是司天右間;火氣為三氣,也就是司天的火氣;土氣為四氣,也就是司天左間;金氣為五氣,也就是在泉的燥金;水氣為終氣,也就是在泉的右間。每氣各主管六十天又八十七刻半,每年不變。 客氣加到主氣上,如果客氣旺盛就順從客氣,如果主氣旺盛就逆著客氣。 凡是司天主管上半年,在泉主管下半年。這就是運氣的大概情況。

六氣與十二地支:

六氣分上下左右運行,遵循天道;十二地支分節氣時日,掌管地化。

六氣加到十二地支上,有正化和對化之分。例如:

  • 厥陰: 掌管巳和亥,因為厥陰屬木,木生於亥,所以正化在亥,對化在巳。
  • 少陰: 掌管子和午,少陰屬君火,在正南離位,所以正化在午,對化在子。
  • 太陰: 掌管丑和未,太陰屬土居中,旺於西南,所以正化在未,對化在丑。
  • 少陽: 掌管寅和申,相火低於君火,生於寅,所以正化在寅,對化在申。
  • 陽明: 掌管卯和酉,陽明屬金,酉為西方金位,所以正化在酉,對化在卯。
  • 太陽: 掌管辰和戌,太陽屬水,辰戌屬土,水在土中運行,戌居西北,是水漸漸旺盛的地方,所以《洪範五行》認為戌屬水,正化在戌,對化在辰。 這都是根據陰陽的盛衰,與十二地支相合,來說明正化和對化的道理。 例如,子午年,初氣為太陽,二氣為厥陰,三氣為少陰;丑未年,初氣為厥陰,二氣為少陰,三氣為太陰,以此類推。

客氣的標本:

《六微旨大論》說:上下有其位置,左右有其秩序。少陽的右邊由陽明主管,陽明的右邊由太陽主管,太陽的右邊由厥陰主管,厥陰的右邊由少陰主管,少陰的右邊由太陰主管,太陰的右邊由少陽主管。這就是氣的標本,是南面而待其運行的。

太乙:

太乙是歲神,通常在冬至日,位於坎方葉蟄之宮,運行四十六天;立春時,位於艮方天留之宮,運行四十六天;春分時,位於震方倉門之宮,依此圖推算。太乙移位的日子,上天一定會以風雨回應。如果這一天有風雨,則今年風調雨順,人民安居樂業,少生疾病。如果移位之日前有風雨,則天必多雨,如果移位之日後有風雨,則人民容易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