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診抉微》~ 卷之八 (1)
卷之八 (1)
1. 卷之八
2. 切診
3. 病脈宜忌
脈之主病,有宜不宜。陰陽順逆,吉凶可知。中風之脈,卻喜浮遲;數大急疾,兼見難支。傷寒熱病,脈喜浮洪;沉微澀小,證反必凶。汗後脈靜,身涼則安;汗後脈躁,熱甚必難。陽證見陰,命必危殆;陰證見陽,雖困無害。傷暑脈虛,弦細芤遲,若兼滑實,別證當知。勞倦內傷,脾脈虛弱。
汗出脈躁,死證可察。瘧脈自弦,弦數者熱,弦遲者寒,代散者絕。泄瀉下痢,沉小滑弱,實大浮數,發熱則惡。嘔吐反胃,浮滑者昌,弦數緊澀,結腸者亡。霍亂之候,脈代勿訝,厥逆遲微,是則可嗟。嗽脈多浮,浮濡易治;深伏而緊,死期將至。喘息抬肩,浮滑是順;沉澀肢寒,皆為逆證。
火熱之證,洪數為宜。微弱無神,根本脫離。骨蒸發熱,脈數為虛,熱而澀小,必殞其軀。勞極諸虛,浮軟微弱,土敗雙弦,火炎則數。失血諸證,脈必現芤,緩小可喜,數大堪憂。蓄血在中,牢大卻宜,沉澀而微,速愈者希。三消之脈,浮大者生,細微短澀,形脫堪驚。小便淋閉,鼻色必黃,數大可療,澀小知亡。
癲乃重陰,狂乃重陽,浮洪吉象,沉吉凶殃。癇宜虛緩,沉小急實,或但弦急,必死不失。疝屬肝病,脈必弦急,牢急者生,弱急者死。脹滿者死,浮大洪實,細而沉微,岐黃無術。心腹之痛,其類有九,細遲速愈,浮大延久。頭痛多弦,浮緊易治,如呈短澀,雖救何及。腰痛沉弦,浮緊滑實,何者難療,兼大者失。
腳氣有四,遲數浮濡,脈空痛甚,何可久持。五臟為積,六腑為聚,實強可生,沉細難愈。中惡腹脹,緊細乃生,浮大維何,邪氣已深。鬼祟之脈,左右不齊,乍大乍小,乍數乍遲。五疸實熱,脈必洪數,過極而亢,渴者為惡。水病之狀,理必兼沉,浮大出厄,虛小可驚。癰疽之脈,浮數為陽,遲則屬陰,藥宜酌量。
癰疽未潰,洪大為祥,若其已潰,仍舊則殃。肺癰已成,寸數而實;肺痿之形,數而無力。肺癰色白,脈宜短澀,浮大相逢,氣損失血。腸癰實熱,滑數可必,沉細無根,其死可測。喉痹之脈,遲數無常,纏喉走馬,微伏則難。中毒之候,尺寸數緊,細微必危,旦夕將殞。金瘡出血,脈多虛細,急實大數,垂亡休治。
白話文:
[病症脈象宜忌]
脈象反映病情,有的脈象適合病情,有的則不適合。根據陰陽順逆,我們可以預知病情的吉凶。中風的脈象,喜歡看到的是浮遲,若出現數大急疾的脈象,病情則會很難控制。傷寒熱病,脈象應當是浮洪,若是沉微澀小,則病情反轉,預後兇險。出汗後脈象平靜,身體涼爽則病情穩定;出汗後脈象躁動,熱度加重則病情必難控制。
陽性症狀出現陰性脈象,生命必定危險;陰性症狀出現陽性脈象,雖然困頓,但無大礙。受暑的脈象虛弱,弦細芤遲,如果出現滑實的脈象,可能另有他病。勞累內傷,脾臟的脈象會虛弱。
出汗後脈象躁動,可察覺到這是死亡的徵兆。瘧疾的脈象本來就弦,弦數是熱症,弦遲是寒症,若脈象忽斷或散開則是病情危急。腹瀉痢疾,脈象沉小滑弱,若是實大浮數,且伴有發熱則情況惡化。嘔吐胃逆,脈象浮滑是好徵兆,若脈象弦數緊澀,腸道結塊則病情危急。霍亂的徵兆,脈象忽斷不必驚訝,若脈象厥逆且微弱,則令人感嘆。
咳嗽的脈象多浮,浮濡的脈象容易治療;若脈象深伏且緊,則生命垂危。喘息抬肩,浮滑的脈象是順利的徵兆;若脈象沉澀且四肢冰冷,則都是逆轉的徵象。
火熱的症狀,洪數的脈象是適合的。若脈象微弱無力,則根本脫離。骨蒸發熱,脈象數是虛症,若脈象熱且澀小,則必定致命。勞累至極各種虛弱,脈象浮軟微弱,若雙弦則脾臟衰敗,火炎則脈象數。失血各種症狀,脈象必然呈現芤,緩小可喜,數大堪憂。蓄血在體內,脈象牢大是適合的,若脈象沉澀且微弱,快速康復的機會渺茫。三消的脈象,浮大者生存機率高,細微短澀,形態脫離則令人驚恐。小便淋閉,鼻色必黃,數大可治療,澀小則病情已無望。
癲狂是重陰重陽的表現,浮洪是吉象,沉則是凶兆。癇症適合虛緩的脈象,若脈象沉小急實,或僅是弦急,必死無疑。疝氣屬於肝病,脈象必弦急,若脈象牢急則生,弱急則死。腫脹的病人,脈象浮大洪實,細而沉微,即使扁鵲華佗也無法治療。心腹疼痛,有九種類型,細遲則病情迅速好轉,浮大則延長病程。頭痛多是弦脈,浮緊容易治療,若脈象短澀,即使救治也來不及。腰痛的脈象是沉弦,浮緊滑實,哪一種難以治療?若脈象兼大則病情失控。
腳氣有四種類型,遲數浮濡,脈象空洞疼痛嚴重,如何能持久?五臟的疾病稱為積,六腑的疾病稱為聚,實強者可存活,沉細者難以康復。中惡腹脹,緊細的脈象可生存,若脈象浮大是什麼原因?邪氣已深。鬼祟的脈象,左右手不一致,忽大忽小,忽數忽遲。五疸實熱,脈象必洪數,若過於亢奮,口渴則病情惡化。水病的特徵,脈象必然沉,浮大則可逃脫困境,虛小則令人驚恐。癰疽的脈象,浮數為陽性,遲則為陰性,用藥需酌情。
癰疽未潰爛,洪大的脈象是吉祥的徵兆,若已潰爛,仍然保持這種脈象則病情危急。肺癰已形成,脈象在寸部數且實;肺萎的形態,脈象數但無力。肺癰面色白,脈象應當短澀,若遇到浮大,則氣損失血。腸癰實熱,脈象滑數可確診,若脈象沉細無根,其死亡可預測。喉痹的脈象,遲數無常,纏喉走馬,微伏則難以治療。中毒的徵兆,脈象在寸尺部數且緊,細微必危,旦夕即將死亡。刀傷出血,脈象多虛細,急實大數,瀕臨死亡無需治療。
4. 運氣要略
5. 六氣之脈應節候之診
(《素問·至真要大篇》)
厥陰之至,其脈弦。(此言主氣也。大寒至驚蟄,為厥陰風木主之初氣也,其氣之至,脈來弦也。但子午之年,客氣之初氣,乃太陽寒水,然太陽之至,其脈大而長之類。為醫者,學宜活潑,不可拘執。若止言主氣,而不言客氣,恐臨診有所不應,後學無所適從也。丑未之年,客之初氣,厥陰風木;寅申之年,客之初氣,少陰君火;卯酉之年,客之初氣,太陰濕土;辰戌之年,客之初氣,少陽相火;巳亥之年,客之初氣,陽明燥金也。)
少陰之至,其脈鉤。(春分至立夏,為少陰君火主之二氣也,但子午之年客之二氣厥陰風木,即丑未之初氣也;丑未之年,客之二氣,少陰君火,即寅申之初氣,以此類推。)
少陽之至,大而浮。(小滿至小暑,為少陽相火主之三氣也,如子午年客之三氣,即寅申年客之初氣少陰也;丑未年客之三氣,即卯酉年客之初氣太陰之類,是也。)
太陰之至,其脈沉。(大暑至白露,為太陰濕土主之四氣也,如子午年客之四氣,即卯酉年客之初氣太陰濕土;丑未年客之四氣,即辰戌年客之初氣少陽之類,是也。)
陽明之至,短而澀。(秋分至立冬,為陽明燥金主氣之五也,如子午年客之五氣,即辰戌年客之初氣少陽相火;丑未年客之五氣,即巳亥年客之初氣陽明之類。)
太陽之至,大而長。(小雪至小寒,為太陽寒水主氣之六也,如子午年客之六氣,即巳亥年客之初氣陽明燥金;丑未年客之六氣,即子午年客之初氣太陽寒水之類,以此而推之也。)
按:以上六氣之脈,各有其時。時至則氣至,氣至則脈至,所謂天和也。《經》曰:毋伐天和。若至而甚,則失中和之氣則病,如但弦無胃之類;時至脈不應,來氣不足也,亦病;時未至而脈先至,來氣太過也,亦病,如此之類,安可不知也。
白話文:
當厥陰風木之氣到來,脈象會呈現出弦狀。(這是在談論主氣,大寒到驚蟄期間,是厥陰風木作為初氣的階段,其氣到來,脈象就會呈現弦狀。但在子午年,客氣的初氣是太陽寒水,然而當太陽寒水之氣到來,脈象會顯得又大又長。醫生在學習上應保持靈活性,不能過於死板。如果只談主氣,而不談客氣,恐怕在實際診療時會有不符合的情況,使後學者無法遵循。在醜未年,客氣的初氣是厥陰風木;寅申年,客氣的初氣是少陰君火;卯酉年,客氣的初氣是太陰濕土;辰戌年,客氣的初氣是少陽相火;巳亥年,客氣的初氣是陽明燥金。)
當少陰君火之氣到來,脈象會呈現鉤狀。(春分到立夏,是少陰君火作為二氣的階段,但在子午年的客氣二氣是厥陰風木,也就是醜未年的初氣;醜未年的客氣二氣是少陰君火,也就是寅申年的初氣,以此類推。)
當少陽相火之氣到來,脈象會呈現大且浮的狀態。(小滿到小暑,是少陽相火作為三氣的階段,像子午年的客氣三氣,就是寅申年的初氣少陰;醜未年的客氣三氣,就是卯酉年的初氣太陰等。)
當太陰濕土之氣到來,脈象會呈現沉狀。(大暑到白露,是太陰濕土作為四氣的階段,像子午年的客氣四氣,就是卯酉年的初氣太陰濕土;醜未年的客氣四氣,就是辰戌年的初氣少陽等。)
當陽明燥金之氣到來,脈象會呈現短且澀的狀態。(秋分到立冬,是陽明燥金作為五氣的階段,像子午年的客氣五氣,就是辰戌年的初氣少陽相火;醜未年的客氣五氣,就是巳亥年的初氣陽明等。)
當太陽寒水之氣到來,脈象會呈現大且長的狀態。(小雪到小寒,是太陽寒水作為六氣的階段,像子午年的客氣六氣,就是巳亥年的初氣陽明燥金;醜未年的客氣六氣,就是子午年的初氣太陽寒水,依此類推。)
根據上述,六種氣候的脈象都有其特定的時間。時間到了氣候就到,氣候到了脈象就到,這就是所謂的天和。經典上說:不要破壞天和。如果氣候到了卻過於強烈,就會失去中和之氣,導致疾病,例如只有弦狀脈象而沒有胃氣等情況;時間到了但脈象不應該出現,表示氣候不足,也會導致疾病;時間還沒到脈象卻先出現,表示氣候過度,也會導致疾病,像這樣的情況,怎麼能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