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瀚

《四診抉微》~ 卷之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4)

1. 黑胎舌

慎庵按:此等舌,有大虛之候,宜合脈症,審慎而施也。

《正義》云:舌中心起黑苔者,此陽明瘟也,以大承氣急下之。津滑者生,乾澀者死。未傷飲食,可治;脈沉微者,難治;若黑色淺淡,尚有表證,雙解散加解毒湯。

舌尖起黑苔者,此少陰瘟也,涼膈散、大柴胡選用;無下證者,竹葉石膏湯。

舌尖白二分,根黑一分,身痛惡寒,曾飲水者,五苓散;自汗渴者,白虎湯;下利者,解毒湯。

舌苔黑暈二重,而中心紅者,陽明傳厥陰,熱入心胞也,大承氣下之。

舌黑暈二條,而中灰色,乃熱傳少陰,解毒湯加大黃。

舌無苔而中心淡黑,冷而滑者,少陰寒證也,四逆湯。

凡見黑舌,須問曾食酸物,及甜咸物否。能染成黑色,非因病而生也,然潤而不燥,刮之即退為異耳。此等舌,惟虛證津潤能染,若內有實熱,舌即生苔而燥,又何能染及耶?若欲驗視舌苔燥潤,臨診必先禁飲湯水,飲後恐難辨耳。

產後辨舌者,以心主血也。《經》云:少陰氣絕,則血不行。故紫黑者,為血先死也。凡舌起苔,須刮去,用薄荷汁、或韭汁拭之,再用生薑切平,擦之、拭之,即淨而不復生吉;拭之不去,即去而復生者,必凶也。(慎庵按:黑舌苔,須分燥潤,及刮之堅松,以定虛實為要法。)

《正義》云:凡傷寒五六日以外,舌上無苔,即宜於雜病求之。不可峻攻,而大下之。視舌色雖有成見,亦必細察兼證,及脈之虛實,不爾,恐有毫釐千里之謬。

慎庵按:黑苔舌有水竭津枯一候,不宜涼藥,宜重用壯水之劑。世多習而不察,率投苦寒,遺人大殃。殊不知脈虛數,或微細,胸腹無脹滿,口多錯語,舌雖焦黑乾枯,腫而生刺,乃真水衰竭,水不制火使然,大禁涼劑,惟以大劑生料六味地黃湯飲之。虛寒者,苔黑而鬆,加桂附五味子,則焦黑刺腫,渙若冰釋,此皆予所屢見,用前法屢效,親信無疑,故敢附筆於此。後之學者,慎之毋忽。

白話文:

黑胎舌

慎庵說:這種舌象,往往是身體極度虛弱的徵兆,應該結合脈象和身體其他狀況,仔細判斷後再謹慎用藥。

《正義》說:舌頭中心出現黑色苔的,這是陽明經的溫病,要用大承氣湯快速攻下。如果舌苔有津液,表示病可以治;如果舌苔乾燥澀滯,表示病很危險。如果沒有影響到飲食,還可以治療;如果脈象沉微弱,就難以治療。如果黑色苔很淡,還伴隨其他表證,可以用雙解散加上解毒湯。

舌尖出現黑色苔的,這是少陰經的溫病,可以選擇用涼膈散或大柴胡湯;如果沒有腹瀉等需要攻下的情況,就用竹葉石膏湯。

如果舌尖是白色兩分,舌根是黑色一分,同時出現身體疼痛、怕冷、曾經喝水等症狀,可以用五苓散;如果同時出現自汗和口渴,可以用白虎湯;如果同時出現腹瀉,可以用解毒湯。

如果舌苔呈現兩層黑色暈圈,而中心是紅色的,這是陽明經的熱邪傳到厥陰經,導致熱邪進入心包,要用大承氣湯攻下。

如果舌苔呈現兩條黑色暈圈,而中心是灰色的,這是熱邪傳到少陰經,要用解毒湯加大黃。

如果舌頭沒有苔,但是中心呈淡淡的黑色,而且感覺寒冷、濕滑,這是少陰寒證,要用四逆湯。

凡是看到黑色舌苔,必須問清楚病人是否吃過酸的、甜的、鹹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可能會將舌頭染色成黑色,這並不是因為生病。但這種染色形成的黑色苔會潤澤而不乾燥,刮一下就會退去,這是跟疾病形成的黑色舌苔不同的地方。這種舌苔只有在虛弱且津液充足的情況下才會被染色。如果體內有實熱,舌頭會長出乾燥的苔,怎麼可能被染色呢?如果要辨別舌苔是否乾燥或濕潤,看病前必須先禁止病人喝水,喝水後恐怕就很難辨別了。

產後看舌頭,主要是看心臟的功能,因為心主血。《黃帝內經》說:少陰的氣血耗竭,就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因此,如果舌頭呈現紫黑色,代表血已經壞死了。凡是舌頭長出苔,都要刮掉,用薄荷汁或韭菜汁擦拭,然後用切平的生薑擦拭,這樣擦拭後,苔就會消失不再長出來,這是好現象;如果擦拭後苔去不掉,或去掉後又長出來,就是不好的現象。(慎庵說:黑色的舌苔,一定要分辨是乾燥還是濕潤,刮起來是緊實還是鬆軟,以此來判斷虛實是關鍵。)

《正義》說:凡是傷寒病經過五六天後,舌頭上沒有苔,就應該從雜病方面考慮。不能用猛烈的藥攻下。看舌象雖然有個大概的認知,也必須仔細觀察其他的症狀,以及脈象的虛實,不然,可能會產生極大的錯誤。

慎庵說:黑色的舌苔有可能是因為身體水分耗竭、津液枯竭,這時候不能用寒涼的藥,應該多用滋養陰液的藥。很多人習慣性地用苦寒的藥,反而會帶來更大的災難。要知道,如果脈象虛弱而快,或者微弱,胸腹沒有脹滿,說話顛三倒四,舌頭雖然焦黑乾枯,腫脹且有芒刺,這是因為真陰衰竭,無法制約陽火造成的。絕對禁止使用寒涼藥,只能用大劑量的生料六味地黃湯來治療。虛寒的人,舌苔黑色而鬆軟,加上桂枝、附子、五味子,那麼焦黑、有芒刺、腫脹的舌頭,就會像冰雪融化一樣消失。這些都是我多次見過的案例,用之前的方法屢次有效,我深信不疑,所以敢在這裡寫出來,希望後來的學者,一定要謹慎,不要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