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鑒》~ 新刻藥鑑卷之二 (28)
新刻藥鑑卷之二 (28)
1. 南星
氣溫,味苦辛,有毒。氣薄味厚,可升可降,陰中陽也。墜諸風不省之痰毒,主破傷如屍之身強。削堅積,消癰腫,利胸膈,散血墮胎,乃肺經之本藥也。欲下行,以黃柏引之。欲上行,以桔梗載之。抱龍丸用之以鎮驚,豁痰丸用之以開迷。大都薑製亦可,不若膽浸為上。孕婦禁用。
白話文:
南星性溫,味苦辛,有毒。氣味輕薄而味道濃厚,既能上升又能下降,屬陰中之陽。能治療因痰毒引起的昏迷不醒等症狀,能治療身體僵硬如同屍體般的症狀。能消除堅硬的積聚,消散癰腫,通利胸膈,散血墮胎,是肺經的重要藥物。若要使其向下運行,可用黃柏引導;若要使其向上運行,可用桔梗載運。抱龍丸用它來鎮驚,豁痰丸用它來醒腦開竅。一般來說用薑汁製備也可以,但用膽汁浸泡效果最佳。孕婦禁止使用。
2. 姜蠶
氣平,味酸辛平,無毒。氣味俱薄,升也,陰之陽也。去皮膚風動如蟲行,主麵點生如漆點。又能助肺氣,保清化生水之源。治相火,散濁逆結滯之痰。口噤失音者必用,腫突幾危者急付。主小兒驚癇夜啼,治婦人崩中赤白。除風濕有功,拔疔毒極效。痘家用之於解毒藥中,喉痹用之於甘桔湯里。
白話文:
性溫和,味道酸辣微溫,沒有毒性。氣味都比較淡薄,具有上升的特性,屬陰中之陽。能治療皮膚風癢像蟲子爬動一樣的症狀,以及臉上長像漆點一樣的疹子。還能幫助肺氣,保護津液的生成,滋養體內水液的來源。治療相火(心火)旺盛,以及痰濁阻塞逆流的症狀。口噤失音的病人必須使用,腫脹危急的病人要緊急服用。主治小兒驚癇夜啼,治療婦女崩漏(月經不調),以及赤白帶下。治療風濕有效,拔除疔瘡毒素效果極佳。痘瘡(天花)可用於解毒藥方中,喉嚨阻塞可用於甘桔湯中。
3. 全蠍
氣溫,味甘辛,有毒。主小兒風癇手足抽掣,驅大人中風口眼喎斜。卻風痰耳聾,解風毒癮疹。痘家初發,密如蠶種者,急用苦參為主,同防風荊芥姜蠶青黛麻黃天麻連翹蟬蛻,一服即散。
白話文:
全蠍性溫,味道甘辛,有毒。主要用於治療小兒因風引起的抽搐、手腳抽筋,以及成人中風導致口眼歪斜。還能治療因風痰引起的耳聾,以及風毒引起的疹子。如果出痘初期,痘疹密密麻麻像蠶卵一樣,可以用苦參為主藥,再搭配防風、荊芥、姜蠶、青黛、麻黃、天麻、連翹、蟬蛻等藥材一起服用,通常一劑就能見效。
4. 天麻
氣平,味苦辛,無毒。治小兒風癇驚悸,療大人風熱頭眩。驅濕痹拘攣,主癱瘓蹇滯。通血脈開竅,利腰膝強筋。痘毒可解,癰疽堪愈。何者?蓋痘毒癰疽,俱自臟腑而達之表也,此劑有自內而達外之理,苦以制熱,固矣,然熱從何處出也,又有辛以散毛竅,使風熱之毒悉從毛竅中出也。
白話文:
天麻性平,味苦辛,無毒。可以治療小兒的風癇、驚悸,以及成人因風熱引起的頭暈目眩。能驅除濕邪引起的痹痛、拘攣,主治癱瘓、行動遲緩。可以通暢血脈、開通竅穴,使腰膝強健,筋骨有力。還能解痘毒、治療癰疽。這是因為痘毒、癰疽都是從臟腑內部發病,然後表現在體表。天麻具有由內而外疏通的作用,苦味可以抑制熱邪,辛味則可以疏通毛竅,使風熱毒邪從毛竅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