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燮
《藥鑒》~ 新刻藥鑑卷之二 (12)
新刻藥鑑卷之二 (12)
1. 陳皮
氣溫,味辛微苦,氣薄味厚,無毒,可升可降,陽中之陰也。必須年久者為美。去白性熱,能除寒發表。存白性溫,能補胃和中。與白朮半夏同用,則滲濕而健胃。與甘草白朮同用,則補脾而益胃。有白朮則補脾胃,無白朮則瀉脾胃,有甘草則補肺,無甘草則瀉肺。故補中湯用之以益氣,平胃散用之以消穀,二陳湯用之以除痰,乾葛湯用之以醒酒。
予嘗用陳皮一斤,滾水泡去白令極淨,烏梅大草青鹽各四兩,濃煎取汁浸透,曬半乾,再入白糖六兩拌勻,用紫蘇葉薄荷葉上蓋,蒸一炷香,每用少許,不拘時常服,治久嗽痰火,長服健胃和中,解酒毒。
白話文:
陳皮性溫和,味道辛辣微苦,氣味清淡而味道醇厚,沒有毒性,具有升降的特性,屬性偏陰但仍在陽性範圍內。陳皮存放時間越久越好。去除陳皮表面的白色部分,其性味偏熱,能去除體內寒氣、發汗散寒;保留白色部分,則性味溫和,能溫補脾胃。
如果與白朮、半夏一起使用,可以利濕健胃;如果與甘草、白朮一起使用,可以補益脾胃。 與白朮同用則補益脾胃,單獨使用則瀉脾胃;與甘草同用則補益肺氣,單獨使用則瀉肺氣。因此,補中益氣湯用它來益氣,平胃散用它來消食,二陳湯用它來化痰,乾葛湯用它來醒酒。
我曾經用一斤陳皮,用滾水泡洗去除白色部分使其非常乾淨,再加入烏梅、草藥、青鹽各四兩,濃縮煎煮取汁,將陳皮浸泡其中使其滲透,曬至半乾,然後加入六兩白糖拌勻,用紫蘇葉和薄荷葉蓋上,蒸一炷香的時間(約15分鐘)。每次服用少量,不限時間,可以治療久咳痰熱,長期服用可以健胃和中,解酒毒。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