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滄洲醫案》~ 經產門 (7)
經產門 (7)
1. 經產門
川石斛(四錢),朱茯苓(四錢),丹參(三錢五分),臺烏藥(三錢五分),新會皮(一錢),旋覆花(三錢五分,包),白蔻仁(七分,研沖),陳佛手(一錢),鹽半夏(三錢五分),煅瓦楞粉(一兩,包),廣鬱金(一錢),炒香穀芽(五錢,絹包)
朱,產:產經五朝,壯熱幸緩,瘀露仍阻,便泄,不寐糊語,舌乾黃,數脈。防驟變。
原金斛(四錢),丹參(三錢),桃仁(二錢),紫貝齒(一兩,生,先煎),朱連翹(三錢),赤芍(三錢),楂炭(二錢),車前子(四錢,包),朱茯神(五錢),淡芩(三錢五分),茺蔚子(四錢),延胡索(三錢),焦麥芽(五錢,絹包)
殷,胎:肝氣痛,腰痠,帶下紅白兼見,脈滑數。胎氣不安,殊為可慮。
細生地(五錢),杜仲(四錢,鹽水炒),陳皮(一錢),青苧結(四錢),子芩(三錢五分),川斷(三錢五分,鹽水炒),陳佛手(一錢),知母(三錢五分,炒),春砂末(七分),白芍(三錢),藕節(五錢,炒)
周,胎:漏紅八日,少腹支急,勢在必下,大便閉。擬擇要立方。
全當歸(二錢),四制香附(三錢五分),大麻仁泥(一兩),川楝子(三錢五分,炒),川芎(五分),丹參(三錢),六曲(三錢),大腹皮(三錢,洗),赤芍(三錢五分),臺烏藥(三錢五分),車前子(三錢,絹包),宋半夏(三錢五分),陳佛手(三錢五分)
範,經:腰痠,帶下,經漏,便溏,牙疳腫腐。病緒集出,當治所急。
青蒿子(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淮山藥(三錢,炒),杜仲桑葉(二錢五分),石決明(一兩,先煎),茯苓(四錢),金櫻子,川石斛(四錢),飛中白(三錢五分,包),扁豆衣(三錢),六曲,焦麥芽(五錢,絹包)
王,產(南生兄方):正月間小產,大脫血,旋下紅白帶,經又大至,今每來多而趨朧,腹脹,骨酸,塊增,少腹上衝,冬如以石激水,塊攻血下,少寐,心悸,晨咳,脘膈脅刺,其脹不一,善移。此皆肝不斂血乘脾犯胃,病愈多則塊愈盛,血崩。虛情皆屬可慮,不易治。
鱉甲心(五錢,先煎),陳阿膠(二錢五分,蛤粉炒),生白芍(三錢),牛角腮炭(三錢五分),煅牡蠣(一兩,先煎),朱茯神(四錢),淮山藥(三錢,炒黃),川楝子(三錢五分,炒),枯芩炭(三錢五分),炒棗仁(三錢),厚杜仲(三錢,鹽水炒),藕節(三錢五分,炒炭),生穀芽(五錢,絹包)
後方(吾師方):所示病情細思之,不外腎不攝肝,肝不藏血,血脫氣散,遂有嘈悸、氣升、氣墜等患。既非血熱妄行,亦非腎寒內生。刻下腰痠帶注,瘕聚大小不一。宜從氣營兩治,以期漸漸見功。
白話文:
經產門
**朱氏病例:**產後五天,出現壯熱,熱度逐漸減輕,但瘀血和惡露仍未排出,大便溏瀉,失眠,說話不清,舌頭乾燥發黃,脈象數。需預防病情突然惡化。處方:川石斛、朱茯苓、丹參、臺烏藥、新會皮、旋覆花(包)、白蔻仁(研沖)、陳佛手、鹽半夏、煅瓦楞粉(包)、廣鬱金、炒香穀芽(絹包)。
**殷氏病例:**孕期肝氣痛、腰痠、帶下量多顏色混雜(紅白),脈象滑數。胎氣不安,情況危急。處方:細生地、杜仲(鹽水炒)、陳皮、青苧結、子芩、川斷(鹽水炒)、陳佛手、知母(炒)、春砂末、白芍、藕節(炒)。
**周氏病例:**孕期陰道出血八天,小腹脹痛,似將分娩,大便不通。需制定重要處方。處方:全當歸、四制香附、大麻仁泥、川楝子(炒)、川芎、丹參、六曲、大腹皮(洗)、赤芍、臺烏藥、車前子(絹包)、宋半夏、陳佛手。
**範氏病例:**經期腰痠,帶下,經血量多,大便溏瀉,牙齦腫痛潰爛。病情複雜,需優先治療緊急症狀。處方:青蒿子、白蒺藜、淮山藥(炒)、杜仲桑葉、石決明(先煎)、茯苓、金櫻子、川石斛、飛中白(包)、扁豆衣、六曲、焦麥芽(絹包)。
**王氏病例:**正月小產,大量出血,之後出現紅白帶下,月經量多且顏色暗淡,腹部脹滿,骨骼酸痛,腹部腫塊增大,小腹上衝,感覺如同石頭擊水,腫塊壓迫出血,睡眠少,心悸,晨起咳嗽,脘膈脅肋刺痛,腹部脹滿部位不定,容易移動。這些症狀皆因肝臟疏泄功能失調,導致血液運行失常,脾胃受損。病情越重,腫塊越大,出血越多,虛弱的症狀也越嚴重,不易治療。
**第一方(南生兄方):**鱉甲心(先煎)、陳阿膠(蛤粉炒)、生白芍、牛角腮炭、煅牡蠣(先煎)、朱茯神、淮山藥(炒黃)、川楝子(炒)、枯芩炭、炒棗仁、厚杜仲(鹽水炒)、藕節(炒炭)、生穀芽(絹包)。
**第二方(吾師方):**根據病情分析,主要問題在於腎臟的固攝功能和肝臟的藏血功能不足,導致氣血耗散,出現心悸、氣逆、氣陷等症狀。既非血熱妄行,也非腎寒內生。目前腰痠、帶下、腹部腫塊大小不一。應從氣分和營分兩方面治療,逐步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