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醒齋醫學廣筆記》~ 卷之三 (24)
卷之三 (24)
1. 腦漏
腸風
黃耆(蜜炙,三錢),白芍藥(酒炒,三錢),炙甘草(一錢),麥門冬(去心,五錢),生地(酒洗,四錢),當歸(酒洗,二錢),荊芥(一錢,炒),白芷(一錢),柴胡(五分),地榆(酒洗,三錢),人參(一錢),五味子(八分,去枯者,打碎,蜜蒸)
河水二盅,煎八分,空腹飢時服。
治腸風。(因飲酒過多得之者,效甚。)
專服北五味,打碎,蜜蒸,為細末,蜜丸。每清晨服三錢,服至半年。因味酸甚,服後喉中覺吞酸,加熟地黃等分為丸。服久,腸風頓止。
治猘犬傷。
野葡萄根,搗汁,酒服。
治蜈蚣傷。
用舊竹箸,火中將頭上燒黑,取下少許,研細,敷患處,立愈。
又方(馬銘鞠傳)。一法:取蜒蝣塗上,其痛立止,屢試神驗。
治蛇傷。
雄黃,雌黃(等分),極細末。先以白芷磨菜油,調塗患處,以溫火薰之,滴盡黃水為度,水出腫漸消。
又方,明礬,麝香,二味為末,摻上,以艾灸之,隨灸隨消。
又方,慎火草(即牆頭草,色綠極脆)。搗汁,同酒飲;一面搗敷咬傷處:立愈。
一婦人於壁上取雞翎卷耳,適蜈蚣生子在翎上,帶入耳中,生小蜈蚣,穿腦內,且痛且癢,百藥莫效。夢神人傳一方,令炒雞肉,熱置一器內,留一小孔,蓋上,令病者以耳受之,雞氣薰入,蜈蚣悉攢雞肉上,其病立愈。
跌打秘方
用露天糞窖中磚瓦塊多年者,或碗架濁水長流處磚瓦塊,火煅紅,研極細。跌打傷者,酒調服五分,立愈。未打服之可不痛。不宜多服,令人骨軟。
金瘡並跌打破損出血方
煉過雲母粉,菜油調敷,立止痛,更不作膿。
金瘡止血方
真番降香(紫糖色者真,切如豆大,炒略焦,研,再炒),五味子(一兩)
二味共研,敷上。
又方,舊氈帽檐,燒灰,敷上。舊網巾灰,亦好。
金石湯火跌損方
用花蕊石(舊家有用為几上小屏風者)。取三錢,為極細末,真麻油調敷患處。當日者立愈,隔日敷之痛輕,易收口。亦治產後瘀血攻心血暈,神丹。
桃花散,治跌損、刀傷、狗咬、爛腳。
用陳年風化石灰(一官升),錦紋大黃(一兩,焙燥研末),並石灰炒桃花色存性,真麻油調敷患處。當日敷之更妙。
火傷兼治湯泡方
大松樹皮,川大黃,二味等分,為細末,生桐油調敷,立愈。
又方,用大黃一味,為細末,砂糖調敷,立愈。
火燒爛神方
將好煮酒一二甕,入浴缸內,令患者浸酒中。極重不死。
又方,用鼠初生者,以真麻油浸之,入磁瓶內封固。患者將油搽上痛處,即愈。
湯火神驗方
豬毛煅存性,研細末,加輕粉、白硼砂少許,麻油調和敷之,立效,無斑痕。
治水淹。(出《說海》)。
凡遇溺水者,視其心坎尚溫,以圓器覆地,下置門一扇於上,令溺者仰臥,以鴨血灌之口中,或大小便出水,即蘇。
白話文:
腦漏
腸風:
這個方子用於治療腸風(出血性腸炎),尤其對因飲酒過度引起的腸風效果顯著。藥方包含黃耆、白芍藥、炙甘草、麥門冬、生地、當歸、荊芥、白芷、柴胡、地榆、人參、五味子等藥材,以河水煎服。另外,單獨服用蜜蒸的五味子蜜丸,長期服用也有療效,若服用後感到酸澀,可以加入熟地黃。
猘犬傷:
用野葡萄根搗汁,加酒服用。
蜈蚣傷:
用燒黑的舊竹箸研末敷患處,或者用蜒蝣塗抹患處,都能迅速止痛。
蛇傷:
可用雄黃、雌黃研末,以白芷磨菜油調敷患處,溫火薰之,待黃水滴盡;或用明礬、麝香研末,敷上並艾灸;或用慎火草(牆頭草)搗汁與酒同服,並敷於傷口。
蟲入耳:
一位婦人的耳朵被蜈蚣幼蟲侵入,百治不癒,後夢中得到一個方子:將熱雞肉放在器皿中,留一小孔,讓病人以耳靠近,利用雞肉的熱氣熏蒸,蜈蚣就會爬到雞肉上,從而治癒。
跌打損傷:
用露天糞窖或碗架濁水長流處的多年磚瓦塊,火煅研末,酒調服,能迅速止痛,但不可多服,以免骨軟。
金瘡及跌打出血:
煉過的雲母粉,用菜油調敷,能止痛止血,防止化膿。
金瘡止血:
真番降香和五味子研末敷於傷口;或用舊氈帽檐或舊網巾燒成的灰敷於傷口。
金石湯火跌損:
用花蕊石研末,用真麻油調敷患處,能迅速止痛,並能幫助傷口癒合。也可用於治療產後瘀血攻心血暈。
桃花散:
用陳年風化石灰、錦紋大黃和炒至桃花色的石灰,以真麻油調敷,治療跌損、刀傷、狗咬傷和爛腳。
火傷及湯泡:
大松樹皮和川大黃等分研末,用生桐油調敷;或用大黃研末,砂糖調敷。
嚴重燒傷:
將患者浸泡在煮好的酒中,能治療重度燒傷。或用初生的老鼠浸泡在真麻油中,再用此油搽患處。
湯火燒傷:
豬毛煅燒研末,加入輕粉、白硼砂少許,用麻油調和敷患處,能迅速止痛,且不留疤痕。
溺水:
若溺水者心跳尚存,可用圓器覆蓋地面,在其上放置門板,讓溺水者仰臥,再用鴨血灌入口中,使其大小便排出積水,即可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