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家心法》~ 小兒痘瘡 (1)
小兒痘瘡 (1)
1. 小兒痘瘡
發熱時,先看有痘情,然後用藥。何謂痘情?必先見耳冷、骪冷、腳冷,眼如含水,懶於言笑是也。斯時投以加味葛根湯,服至見點。
葛根,青皮,升麻,桔梗,前胡,山楂,木通,荊芥,撫芎,燈芯,甘草
三日後用紅花湯。
紅花,蟬退,升麻,桔梗,前胡,山楂,木通,荊芥,撫芎,燈芯,甘草
如服加味葛根湯後,而不見點,是毒盛也,其證必重。若熱甚,氣悶,譫語,腰無力,冬月即於葛根湯加麻黃一錢,夏月加石膏一錢,甚者加至二錢。如冬月熱甚,過四五日,重證已見,而舌灰白色者,亦須以石膏合麻黃用之。夏月,蘇葉、薄荷,俱可進退用之。若見點如糠粞齊布,熱甚口臭,此脾經痘也,死不治。
如見點三日,痘已齊而熱不退,此是毒盛,危候見矣。須以涼藥涼血,紅花湯去升麻、撫芎、山楂,加生地、丹皮與之。然此是乾紅候,百不一活。
六日已過,痘腳已齊,漿勢欲行矣。服桔梗湯。
桔梗,前胡,紅花,荊芥,蟬退,殭蠶,牛蒡子,燈芯,通草
又三日,發熱起頂,濃漿至矣。當和其毒。
丹皮,丹參,天花粉,連翹,荊芥,木通,殭蠶
其有變白色而發癢者,氣血虧也,五味異功散加白芍,以救其元氣,虛甚者,加人參、白朮五六錢,大劑用之,自然有效。或泥於庸醫發未盡而禁補,或反咎發表欠透,以致今日內陷者,此殺人之論,不可信也,信手大補,不一二劑,必然窠下漿來,生氣勃然矣。即有撏掐破者,亦自循皮爛臭而回生。
五味異功散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
有一種變黑者,乃毒盛變黑歸腎,火盛水反制之,從其化也,非真有毒能歸腎經也。要在放點時,必然部位不妙,或根窠腳地,有不如式,醫者須先決到某日變黑歸腎而死。
又有一種灰白色者,亦毒盛也,然不癢,須以當歸黃連湯與之。
當歸,黃連,生地黃,金銀花,天花粉,牛蒡子,荊芥,殭蠶,丹皮,燈草
自行起發,至頂已起矣。至第六日,當有回意,用保元湯。
人參,黃耆,甘草
至七八日,竟用加味異功散加白朮。
人參,黃耆,白芍,茯苓,陳皮,甘草,煨姜,大棗
如漿有不起,頂不充滿而發癢,窠殼脫落如梅花片,下發瀉者,虛甚也。五味異功散加黃耆、木香,甚者附子、肉桂、吳茱萸俱當用。
見點至回,十二日矣。斯時惟恐摧折之餘,虛寒必甚,醫者須謹慎將養之,切莫以為結痂在邇,不足慮也。一味加味異功散,直服至脫痂而色紅,方以飲食補之。
初起時,發熱一二日,便抽搐、驚叫、不省人事、眼直,或閃爍無定,或舞唇、弄舌、魚口、角弓等證,此是心經痘也。不必慌忙,但用加味葛根湯。當此之時,痘已隱隱在皮膚間矣,細看自然吉順。凡心經痘決稀,自起至收,只要順序調理,決無變證。肺經痘,見點熱久,或少見咳嗽,點數不多,不過百餘粒,吉多凶少,竟可不藥,不過發熱時,用幾劑表藥而已。肝經痘,吉凶相半,然要論歲氣,有歲氣合者,其痘必吉居八九,凶者或有一二。
白話文:
小兒發燒時,要先觀察是否有出痘的跡象,然後再用藥。什麼是出痘的跡象呢?一定先看到耳朵冰冷、背部冰冷、腳冰冷,眼睛像含著水一樣,不愛說話,也不愛笑。這時可以服用加味葛根湯,直到看到痘點出現。
加味葛根湯的藥方包含:葛根、青皮、升麻、桔梗、前胡、山楂、木通、荊芥、川芎、燈芯草、甘草。
三天後改用紅花湯。
紅花湯的藥方包含:紅花、蟬蛻、升麻、桔梗、前胡、山楂、木通、荊芥、川芎、燈芯草、甘草。
如果服用加味葛根湯後,沒有看到痘點出現,表示毒氣很盛,病情一定會很嚴重。如果發燒很厲害、胸悶、胡言亂語、腰部無力,冬天時就在葛根湯中加入麻黃一錢,夏天時加入石膏一錢,嚴重時可以加到二錢。如果冬天發燒很厲害,經過四五天,嚴重症狀已經出現,而且舌苔呈現灰白色,也必須使用石膏搭配麻黃。夏天時,蘇葉、薄荷都可以斟酌使用。如果看到痘點像米糠一樣密集分佈,而且發燒很厲害、口臭,這是脾經的痘,這種情況很難治癒。
如果看到痘點出現三天,痘疹已經長齊了,但發燒卻沒有退,這表示毒氣很盛,是很危險的狀況。必須使用清涼的藥物來涼血,紅花湯去掉升麻、川芎、山楂,加入生地、丹皮。但這種狀況是乾紅痘,很少有能活下來的。
六天已經過去,痘疹的根腳都已長齊,膿液快要開始流出了。可以服用桔梗湯。
桔梗湯的藥方包含:桔梗、前胡、紅花、荊芥、蟬蛻、殭蠶、牛蒡子、燈芯草、通草。
再過三天,痘疹開始化膿,濃稠的膿液要出來了。這時應當調和體內的毒氣。
調和毒氣的藥方包含:丹皮、丹參、天花粉、連翹、荊芥、木通、殭蠶。
如果痘疹變成白色而且發癢,這是因為氣血虧虛,可以用五味異功散加上白芍來補養元氣,如果虛弱得很嚴重,可以加入人參、白朮五六錢,大量服用,自然有效。有些人被庸醫誤導,認為痘疹沒有完全發出來就禁止進補,或者反而怪罪發散藥沒有用透,導致痘疹內陷,這些都是會害死人的說法,絕對不能相信。應該大膽地進補,只要一兩劑,痘瘡的底部自然會有膿液流出,恢復生機。即使有抓破的,也會自行從皮膚潰爛的地方重新癒合。
五味異功散的藥方包含: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
還有一種痘疹會變成黑色,那是因為毒氣太盛,毒素侵入腎經,火氣太旺,水反而被抑制,這是順應病邪的變化,並不是真的有毒能夠歸到腎經。重點在於,出痘時,部位不好,或者根腳的地方沒有按照正常的方式發展,醫生必須先判斷到哪一天會變成黑色,毒入腎經而死。
還有一種痘疹會變成灰白色,也是因為毒氣太盛,但不會癢,必須使用當歸黃連湯。
當歸黃連湯的藥方包含:當歸、黃連、生地黃、金銀花、天花粉、牛蒡子、荊芥、殭蠶、丹皮、燈芯草。
痘疹自己開始發出來,到開始化膿時,到第六天,應該有消退的跡象,可以使用保元湯。
保元湯的藥方包含:人參、黃耆、甘草。
到第七、八天,可以用加味異功散加上白朮。
加味異功散的藥方包含:人參、黃耆、白芍、茯苓、陳皮、甘草、煨姜、大棗。
如果膿液沒有出來,痘疹頂端不飽滿而且發癢,痘疹的結痂像梅花片一樣脫落,而且有腹瀉,這是虛弱得很嚴重。可以使用五味異功散加上黃耆、木香,嚴重時,附子、肉桂、吳茱萸都應該使用。
從出現痘點到消退,大約是十二天。這時很擔心病人身體過於虛弱,醫生必須謹慎地調養病人,千萬不要認為結痂快要形成了就掉以輕心。要一直服用加味異功散,直到結痂脫落而且顏色變紅,才能用食物來補養身體。
剛開始發病時,發燒一兩天,就出現抽搐、驚叫、不省人事、眼睛直視,或者眼球亂動、嘴唇顫抖、伸舌頭、魚嘴、角弓反張等症狀,這是心經的痘。不必慌張,只要服用加味葛根湯即可。這時痘疹已經隱隱約約地在皮膚之間了,仔細觀察自然會順利痊癒。心經的痘通常比較少見,從開始到痊癒,只要按順序調理,絕對不會有其他病變。肺經的痘,看到痘點時發燒時間比較久,或者稍微咳嗽,痘點不多,大約一百多顆,吉多凶少,甚至可以不用藥,發燒時用幾劑發散的藥就可以了。肝經的痘,吉凶參半,但要根據當年的氣運來判斷,如果當年的氣運相合,痘疹一定會吉利居多,大約有八九成,凶險的只有一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