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六 (2)
卷之六 (2)
1. 治膈噎反胃方
如大便燥硬,食不盡下,用大承氣去硝服之,微利為度,再將前藥補之。
發明人參利膈丸
治胸膈不利,大便燥結,氣喘而嘔,食不得下。此乃中氣不充,郁不行,以致周身津液凝結為痰,不得滋潤藏府,遂使腸胃枯槁,大便不得下通;中焦氣逆上壅,而為胸膈痞滿,喘嘔,噎食不下等症。治法宜補中散郁為主。故用人參、甘草補中健脾,木香、檳榔、厚朴、枳實散滯除痞滿,藿香和胃而止嘔噦,大黃、當歸潤燥而通大便。
人參(甘溫,四兩),甘草(甘溫,一兩),木香(苦辛溫,二錢),檳榔(辛溫,五錢),枳實(苦辛寒,一兩),厚朴(苦辛溫,一兩),藿香(辛溫,一兩),大黃(苦寒,一兩),為末,糊丸。薑湯下。
白話文:
治膈噎反胃方
如果大便乾燥堅硬,食物吃下去無法完全消化吸收,就服用去硝的大承氣湯,以微微通便為宜,之後再服用之前的藥物(指治膈噎反胃的藥方)。
發明人參利膈丸
治療胸膈不舒服、大便乾燥結實、氣喘並嘔吐、食物吃不下等症狀。這是因為中氣不足,氣機鬱滯不通,導致全身津液凝結成痰,無法滋潤臟腑,使腸胃乾燥,大便不通;中焦之氣逆向往上衝,造成胸膈痞滿、喘息、嘔吐、食物哽塞不下等症狀。治療方法應該以補益中氣、疏通鬱滯為主。因此方劑使用人參、甘草補益中氣、健脾益胃;木香、檳榔、厚朴、枳實疏通腸胃、消除痞滿;藿香和胃止嘔;大黃、當歸潤燥通便。
處方:人參(性味甘溫,四兩),甘草(性味甘溫,一兩),木香(性味苦辛溫,二錢),檳榔(性味辛溫,五錢),枳實(性味苦辛寒,一兩),厚朴(性味苦辛溫,一兩),藿香(性味辛溫,一兩),大黃(性味苦寒,一兩)。將藥物磨成粉末,做成藥丸。用薑湯送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