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奐

《本草害利》~ 膽部藥隊 (1)

回本書目錄

膽部藥隊 (1)

1. 秦艽

〔害〕泄散疏利之品,凡下部虛寒,小便不禁,大便滑者勿服。

〔利〕苦寒平,入胃、肝、膽、大小腸五經。祛風活絡,養血舒筋,退熱退黃,利濕通淋。

〔修治〕二八月採根,曝乾用,形作羅紋相交,長大白左紋者良。

白話文:

[秦艽]

[害處] 屬於會使氣散開、疏通排泄的藥材,凡是下半身虛弱寒冷、小便無法控制、容易腹瀉的人,都不要服用。

[好處] 味苦、性寒,性質平和,作用於胃、肝、膽、大腸、小腸等五個經脈。可以驅除風邪、活絡筋骨、滋養血液、舒緩筋脈、退燒、退黃疸、利濕、通利小便。

[炮製方法] 在農曆二月和八月採挖根部,曬乾後使用。外型呈現像羅紋交錯的樣子,以長大且呈現白色左旋紋路的為佳。

2. 川芎

(見肝部)

白話文:

(見肝部)

3. 火麻仁

〔害〕多食損血脈,滑精氣,痿陽事。婦人多食,即髮帶疾,以其滑利下行,走而不守也。腸滑者尤忌。

〔利〕甘平,入脾胃,潤五臟,通大腸,滑利下行,走而不守,宣風利關節,催生療難產。

〔修治〕七月七日採,良。九月採入土者損人,極難去殼。裹沸湯中待冷,懸井中一夜,曬乾就新瓦上,去殼用。

麻仁一物,詢之藥肆所備,每每誤用,須分別書之。潤燥通腸閉,催生,則用火麻仁,即大麻仁。如滋陰養肝,則用黑芝麻。又一種四方稜而小者,名巨勝子,味苦,平肝明目。又一種大胡麻,名胡麻仁,一名壁蝨胡麻,一名亞麻,能祛風濕、瘡癬、疥癩。又小胡麻,一名三角胡麻,即茺蔚子,一名益母子,通經活血,平肝祛風。用者宜審。

白話文:

[火麻仁]

[害處] 多吃會損傷血脈,使精氣滑脫,導致男性陽痿。婦女多吃,容易導致帶下疾病,因為它性滑利,容易向下走而不停留。腸胃容易滑瀉的人尤其忌用。

[好處] 味甘性平,歸脾胃經,能滋潤五臟,疏通大腸,性滑利向下走而不停留,能宣散風氣,使關節靈活,催生,治療難產。

[炮製方法] 七月初七採收的品質最好。九月採收,且入土的品質較差,很難去殼。將火麻仁用沸水浸泡,待冷後,懸掛在井中一夜,取出曬乾,放在新的瓦片上,去除外殼後使用。

關於麻仁這一味藥,詢問藥店所準備的,常常會誤用,必須仔細區分。要潤燥、通便、催生,就用火麻仁,也就是大麻仁。如果要滋陰養肝,就用黑芝麻。還有一種四方形、比較小的,叫做巨勝子,味苦,能平肝明目。還有一種大胡麻,叫做胡麻仁,又名壁蝨胡麻、亞麻,能祛風濕,治療瘡癬、疥癩。還有一種小胡麻,叫做三角胡麻,也就是茺蔚子,又名益母子,能通經活血,平肝祛風。使用時應仔細辨別。

4. 升麻

(見肺部)

白話文:

(見肺部)

5. 紫草茸

〔害〕苦寒性滑,通利九竅,痘瘡家氣虛,脾胃弱,泄瀉不思食,小便清白者,俱禁用。痘疹若出而紅活及白陷,大腸利者,切宜忌之。

〔利〕苦寒,入心包、肝、大小腸四經。涼血和血,通大小腸,宣發痘疹,清解瘡瘍。

〔修治〕二月採根陰乾,其根頭有白毛如茸,未花時採,則根色鮮明。去頭,並兩畔髭,以石壓扁,曝乾細銼用。

白話文:

【紫草茸】

〔害處〕 味苦性寒,質地滑利,能疏通人體九個孔竅。但對於痘瘡患者,如果體質虛弱、脾胃虛弱、容易腹瀉、食慾不振、小便清澈的人,都禁止使用。若痘疹已經發出來但呈現淡紅且有生氣的樣子,或是顏色蒼白凹陷,以及大便次數增多的人,都應當謹慎避免使用。

〔益處〕 味苦性寒,歸心包、肝、大腸、小腸四經。能夠涼血活血,疏通大腸小腸,幫助痘疹順利發出,並能清熱解毒,治療瘡瘍。

〔炮製方法〕 在農曆二月採挖根部,陰乾。它的根部前端有白色絨毛,像茸毛一樣,還沒開花的時候採收,根的顏色會比較鮮明。去除根的頭部和兩旁的鬚根,用石頭壓扁,曬乾後切成細碎的片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