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奐

《本草害利》~ 膀胱部藥隊 (1)

回本書目錄

膀胱部藥隊 (1)

1. 漢防己

〔害〕下焦血分濕熱之要藥。然其性悍氣猛,走竄決防,苦傷胃。凡胃虛陰虛,自汗盜汗,口苦舌乾,腎虛小水不利,及胎前產後血虛,雖有下焦濕熱,慎勿用之。

東垣云:防己大苦大寒,瀉血中濕熱,亦瞑眩之藥也,服之使人心身煩亂,飲食減少。若虛人用防己,其害有三:穀食已虧,復泄大便,則重亡其血,此不可用,其害一也;如人大渴引飲,是熱在上焦肺經氣分,而防己乃下焦血分藥,此不可用之者,其害二也;外傷風寒邪傳肺經氣分而小便黃赤,乃至不通,此上焦氣病,禁用血藥,此不可用者,其害三也。大抵上焦濕熱者,皆不可用也。

〔利〕苦辛寒,入膀胱,亦通行十二經。祛下焦血分之濕熱,通二便,木防己用治風症。

〔修治〕二八月採陰乾,以車前草根相對蒸半日,曬乾用。今惟去皮銼,酒洗曬乾用。

白話文:

漢防己的弊害

漢防己是針對下焦血分濕熱的重要藥物。然而,它藥性強烈、氣勢猛烈,容易到處流竄,苦味會傷害脾胃。凡是脾胃虛弱、陰虛、容易流汗(包含白天自汗和晚上盜汗)、口苦舌乾、腎虛導致小便不順暢,以及懷孕前後、產後血虛的婦女,即使有下焦濕熱,也要謹慎使用。

李東垣說:防己非常苦寒,能瀉除血液中的濕熱,也是一種會產生瞑眩反應的藥物。服用後會使人感到心煩意亂、食慾下降。如果體質虛弱的人使用防己,會有三種害處:第一,原本腸胃吸收就差,再腹瀉,會更加消耗血液,這樣絕對不能用。第二,如果病人感到非常口渴想喝水,這是上焦肺經的熱,而防己是治療下焦血分的藥,這是不對症,絕對不能用。第三,外感風寒導致邪氣傳到肺經,出現小便黃赤、甚至排不出來,這是上焦的氣病,禁用血藥,這樣絕對不能用。總的來說,凡是上焦有濕熱的人,都不可以使用漢防己。

漢防己的功效

漢防己味道苦、辛,性寒,主要作用於膀胱,也能通行全身十二經脈。它可以去除下焦血分的濕熱,使大小便通暢。木防己則用於治療風病。

漢防己的炮製方法

在農曆二月或八月採收,陰乾。將其與車前草根一起蒸半天,曬乾後使用。現在的做法是將其去皮切塊,用酒洗過再曬乾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