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病回春》~ 卷之八 (15)
卷之八 (15)
1. 楊梅瘡
乳香,沒藥,兒茶,丁香(焙。各一兩),阿魏,白花蛇,血竭(各四錢,俱為末),白麵(炒,一斤),蜂蜜(煉熟,六兩),香油(四兩,煎熟),棗肉(水煮去皮核)
上共一處為末,搗千餘下,丸如彈子大。每用一丸,土茯苓四兩,水四碗煎至二碗,入丸煎化,去渣溫服。
茯苓餅,治遠近頑瘡、爛不斂口並治。
防風,人參,五加皮,白鮮皮,當歸,川芎,丁皮,木瓜,皂角刺,海桐皮,乳香,沒藥,金銀花,甘草(各一錢),土茯苓(半斤)
上共為細末,將藥末四兩對麥面四兩,水和一處作餅,焙乾熟用,不拘時。外將細粗末煎作湯飲,以瘡好為度。
楊梅天泡愈後,疤痕紅黑,用大黃、白礬二味等分同研,擦患處,其痕即去,色亦如舊。
玉脂膏,治楊梅愈後,發出鵝掌風癬起白皮,去一層發一層,久不愈者。
牛油,香油,桕油,黃蠟(各一兩,化開待溫入),銀硃(一兩),官粉(二錢),麝香(五分)
以上三味為細末,入油內攪勻,火烤癬令熱,將藥搽上,再烤再搽即效。
秘方,治楊梅瘡。
官粉二錢,入一文錢豆腐,將粉摻於內,重湯煮食,立瘥。
灸法,治楊梅瘡。
初起那一個,灸三五壯後不再發。
白話文:
楊梅瘡治療方法:
方一: 將乳香、沒藥、兒茶、丁香(炒)、阿魏、白花蛇、血竭磨成粉末,再與炒白麵、煉熟蜂蜜、煎熟香油、去皮去核的棗肉混合,揉成彈子大小的藥丸。服用時,取一丸藥,搭配土茯苓煎劑服用(用四兩土茯苓加四碗水煎至二碗,放入藥丸煎化後去渣溫服)。
方二(茯苓餅): 將防風、人參、五加皮、白鮮皮、當歸、川芎、丁皮、木瓜、皂角刺、海桐皮、乳香、沒藥、金銀花、甘草和土茯苓磨成細粉,取藥粉四兩與麥面四兩混合加水揉成餅,焙乾後服用,不限時間。也可將藥粉煎湯服用,直至瘡瘍痊癒。
方三: 楊梅瘡痊癒後留下的紅黑色疤痕,可用研磨成粉的大黃和白礬等量混合,塗抹患處,即可去除疤痕,恢復原狀。
方四(玉脂膏): 治療楊梅瘡痊癒後出現的鵝掌風癬(反覆發作,層層脫皮),將牛油、香油、桕油、黃蠟熔化後,加入研磨成粉的銀硃、官粉、麝香,攪拌均勻。將藥膏塗抹在患處,用火烤熱,反覆塗抹即可見效。
方五(秘方): 將二錢官粉與一文錢豆腐混合,加水煮熟食用,即可痊癒。
方六(灸法): 楊梅瘡初期,灸三到五壯即可預防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