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萬病回春》~ 卷之四 (3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37)

1. 淋證

男子莖中痛,出白津,小便閉,時作癢,用小柴胡(方見傷寒)加山梔、澤瀉、炒黃連、木通、膽草、茯苓,又兼六味丸而痊(方見補益)。

白話文:

男性陰莖疼痛,排出白色分泌物,排尿困難,時常發癢,可用小柴胡湯(方劑見傷寒論)加山梔子、澤瀉、炒黃連、木通、膽草、茯苓,再配合六味地黃丸(方劑見補益方劑書籍)服用,即可痊癒。

2. 關格

關格病者,膈中覺有所礙,欲升不升,欲降不降,升降不通,飲食不下,此因氣之橫格也,乃是痰格中焦。用枳縮二陳湯加減治之,痰出為要。此病多死,寒在上而熱在下也。又曰:關者,不得小便。格者,吐逆上下俱病者也。關者,甚熱之氣無出之由也,熱在下焦填塞不便;格者,甚寒之氣無入之理也,寒在胸中遏絕不入。

枳縮二陳湯,治關格上下不通。

枳實(麩炒,一錢),砂仁(七分),白茯苓(去皮),貝母(去心),陳皮,蘇子(炒),瓜蔞仁厚朴(薑汁炒),香附(童便炒,各七分),撫芎(八分),木香(五分),沉香(五分),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入竹瀝磨沉、木香服。

白話文:

關格病症的患者,會感覺膈部(橫膈膜)有阻塞感,想往上卻上不去,想往下卻下不來,升降氣機不通暢,吃東西也咽不下去。這是因為氣機橫逆阻塞所致,實際上是痰液阻塞了中焦(胃部)。治療可以用枳縮二陳湯加減治療,重點是把痰排出。這種病症死亡率很高,因為上半身寒,下半身熱。

另外,關格病症中,「關」指的是無法排尿;「格」指的是嘔吐和腹瀉等上下皆病的症狀。「關」是因過盛的熱氣無法排出,熱氣在下焦阻塞不通;「格」是因過盛的寒氣無法進入,寒氣在胸中阻塞,無法順利進入。

枳縮二陳湯用於治療關格病症上下不通的症狀。藥方組成:枳實(麩炒,1錢)、砂仁(7分)、白茯苓(去皮,7分)、貝母(去心,7分)、陳皮(7分)、蘇子(炒,7分)、瓜蔞仁(7分)、厚朴(薑汁炒,7分)、香附(童便炒,7分)、川芎(8分)、木香(5分)、沉香(5分)、甘草(3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一劑量。煎藥時加入生薑三片,煎好後加入研磨的竹瀝和木香一起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