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瘍醫》~ 卷之四 (26)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26)

1. 陰瘡

白礬(與密陀僧同為末、相和,入於沙鍋內火上炮,汗盡),密陀僧(以上各五錢),白堊(二錢),黃丹,輕粉(以上各一錢),乳香(五分),麝香(一字)

上為細末。先須另用槐枝、蔥白、鹽、甘草熬湯,淋溻洗一二時,挹干。摻上項藥。每用藥,先須洗溻,然後摻藥,甚者三五次瘥。

勝金散,治下疳,潰爛或疼痛。

黃連,黃柏,輕粉,銀硃,孩兒茶(各五分),冰片(一分)

上為細末。香油調搽。內服加味瀉肝湯。

治下疳瘡,久不愈。橡斗子二個,各盛黃丹令滿,相合以亂髮纏定,燒煙盡為度,同研為末。先以蔥白、熱漿水洗瘡膿盡;次上藥,甚者不過三次如神。

療人陰生瘡,膿出成坎。取高昌白礬、麻仁等分,研煉豬脂相和成膏。槐白皮煎湯洗瘡,拭乾即塗膏,然後以楸葉貼其上,不過三五度瘥。

下疳瘡,用五倍子末敷之。

白話文:

陰瘡

用白礬和密陀僧等量研磨成粉,放入沙鍋中加熱,直到水分完全蒸發。再將白礬、密陀僧各五錢,白堊二錢,黃丹、輕粉各一錢,乳香五分,麝香一分,混合研磨成細粉。先用槐樹枝、蔥白、鹽、甘草熬水,清洗患處一到兩個小時,擦乾後再敷上藥粉。每次用藥前都要清洗患處,然後再敷藥,嚴重者三到五次即可痊癒。

勝金散,用於治療下疳,潰爛或疼痛。

將黃連、黃柏、輕粉、銀朱、孩兒茶各五分,冰片一分,研磨成細粉,用香油調和後塗抹患處。內服可加味瀉肝湯。

治療久治不愈的下疳瘡:取兩個橡斗子,分別裝滿黃丹,用頭髮纏繞固定,燒至煙盡為止,研磨成粉。先用蔥白和熱米湯清洗患處,直到膿液清除乾淨,再敷上藥粉,嚴重者三次即可見效。

治療陰部生瘡,膿液流出形成潰瘍的:取等量的高昌白礬和麻仁,研磨後與豬油混合製成藥膏。用槐樹白皮煎水清洗患處,擦乾後塗上藥膏,再用楸樹葉貼在上面,一般三到五次即可痊癒。

治療下疳瘡,可用五倍子粉末敷於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