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十六·數集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數集 (1)

1. 崩漏

崩漏之病,由衝任二脈氣血兩虛所致。經言:衝脈為五臟六腑之海,臟腑皆稟焉。又言:為十二經之血海。以其受納諸經之灌注,精血於此而蓄藏也。又言:衝脈任脈,皆起於胞中,衝脈並足少陰之經,俠臍上行,至胸中而散。任脈上循腹裡,上至咽喉面目。又言: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

故二脈陰陽平和。外循經絡,內榮臟腑,何崩漏之有。若勞傷不能約束經血,則忽然暴下,如山崩然,故曰崩中。崩久則成漏下不止,其症有虛有熱,有虛熱相兼,有房勞致傷。虛則滲下,熱則流通,傷則失職。急則治其標,宜先止其血。若因怒動肝火,而血沸為崩漏者,加味逍遙散加減。

若因腎水虛衰不能鎮守胞中相火,而血走為崩漏者,保陰、左歸加減。若因悲哀太甚,則心系急而胞絡絕。〔以胞脈屬心,而絡於胞中,即子宮。在女為血室。〕絕則上下不交,亢陽內動,而逼血下行者,天王補心加減。若因心血不足,鬱結傷脾,而血無主統者,加味歸脾加減。

按沈氏云:治崩漏,宜大補氣血,調養脾胃,微加清心火肝火之藥,補陰瀉陽,則血自止。立齋云:若大失血,當急用獨參湯救之。故崩漏無不由脾胃先損,故能受補者可治。若純用寒涼止血之藥,復傷脾胃,愈不能統血,是速其危也。考《金匱》用膠艾四物湯,治婦人陷經,漏下黑不解。

故東垣有屬寒之說。雖此症屬虛熱者多,然亦不可不察其病變之無窮焉。

廣筆記方,〔亦作丸服。〕治崩漏甚效。

人參,黃耆〔補血以統之。〕生地,白芍〔涼血以止之。各三錢。〕麥冬〔心主血,心清則血不妄行,五錢。〕棗仁,枸杞〔各三錢。〕杜仲〔二錢。〕續斷〔肝藏血,補肝則血有所歸。二錢。〕阿膠〔血去多則補益之。但真者甚難,或用熟地,或用鱉甲、龜甲各五錢代之,以龜通任脈,鱉入肝經,並補陰除熱。〕萸肉〔二錢。

〕五味〔血滑脫,則酸斂之。〕荊芥〔血下滲,則升舉之。炒,各八分。〕熱甚者,可暫加地榆、槐花。

此補氣益血,滋陰清熱,兼酸斂升舉之劑,立法周備,用故輒效。按嘉言云:若天癸已盡,潮訊已絕,血下有如崩漏,此為脫榮,宜大補。急用涼血清火為治。

加味逍遙散,保陰煎,〔方中牛膝忌用。〕,左歸飲,天王補心丹,加味歸脾湯,〔俱見虛勞。〕

此五方皆可治崩漏,須審其因,加減取用。

脈宜微弱,不宜實大。

白話文:

崩漏這種病,是由於衝脈和任脈的氣血兩虛所導致的。《黃帝內經》說:衝脈是五臟六腑的氣血之海,所有臟腑都依賴它。又說:它是十二經脈的血海。因為它接受各經脈的灌注,精血在這裡儲存。又說:衝脈和任脈都起源於子宮,衝脈沿著足少陰腎經,夾著肚臍向上走,到胸部就散開。任脈沿著腹部內側向上,一直到咽喉和面部。還說:任脈暢通,衝脈旺盛,月經就會按時來。

所以,如果這兩條脈的陰陽平和,氣血既能外在沿著經絡運行,又能內在滋養臟腑,就不會有崩漏的問題。如果因為勞累過度,無法約束經血,就會突然大量出血,像山崩一樣,所以叫做崩中。崩中久了就會變成漏下不止。這種症狀有虛證、熱證,也有虛熱夾雜的情況,還有因為性生活過度導致損傷的情況。虛證會導致出血滲漏,熱證會導致血流不止,損傷則會導致經脈失去正常功能。病情緊急時要先治標,應該先止血。如果是因為發怒導致肝火旺盛,血熱而引起崩漏,可以用加味逍遙散加減來治療。

如果是因為腎水虧虛,無法鎮守子宮內的相火,導致血不歸經而引起崩漏,可以用保陰煎或左歸飲加減來治療。如果是因為過度悲傷,導致心系急迫、胞絡斷絕(因為胞脈屬於心,而絡於子宮,也就是女性的血室),斷絕了就會導致上下不交,亢盛的陽氣在體內妄動,迫使血向下流失,可以用天王補心丹加減來治療。如果是因為心血不足,氣血鬱結損傷脾胃,導致血失去了統攝,可以用加味歸脾湯加減來治療。

沈氏說:治療崩漏,應該大補氣血,調養脾胃,稍微加入一些清心火、肝火的藥物,補陰氣而瀉陽氣,這樣血自然就會停止。李時珍說:如果大量失血,應該馬上用獨參湯來救急。所以,崩漏沒有不是因為脾胃先受損的,因此能夠接受補益的就可以治癒。如果純粹使用寒涼止血的藥物,反而會損傷脾胃,更加無法統攝血液,這是加速死亡的做法。《金匱要略》用膠艾四物湯治療婦女月經停滯,漏下黑血不止的症狀,因此李東垣有這個病屬於寒證的說法。雖然這種病屬於虛熱證的情況比較多,但也還是不能忽略它多變的特性。

《廣筆記方》這個方子,可以做成丸藥服用,治療崩漏效果很好。

方子組成:人參、黃耆(補血以統攝血液)、生地、白芍(涼血以止血,各用三錢)。麥冬(心主血,心清則血不妄行,用五錢)。酸棗仁、枸杞(各用三錢)。杜仲(二錢)。續斷(肝藏血,補肝則血有所歸,用二錢)。阿膠(失血過多就要補益,但真阿膠很難買到,可以熟地,或者用鱉甲、龜甲各五錢代替,因為龜甲能通任脈,鱉甲能入肝經,都具有補陰除熱的作用)。山茱萸(二錢)。五味子(血滑脫就要用酸味收斂)。荊芥(血向下滲漏就要用升提藥,炒用,各用八分)。如果熱象很嚴重,可以暫時加入地榆、槐花。

這個方子是補氣益血、滋陰清熱,兼具酸斂和升舉功效的藥劑,考慮周全,所以使用起來效果很好。按嘉言說:如果女性的經期已經結束,月經已經停了,卻出現像崩漏一樣的出血,這是氣血脫落的表現,應該大補氣血,用涼血清熱的方法來治療。

加味逍遙散、保陰煎(方子裡的牛膝要禁用)、左歸飲、天王補心丹、加味歸脾湯(這些方子都可以在虛勞篇找到)。

這五個方子都可以治療崩漏,要仔細辨別病因,加減選用。

脈象應該是微弱的,不應該是洪大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