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臺玉案》~ 卷之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2)

1. 子喑

娠妊三五個月。忽然失音不語。或至九月而喑。此可不必治也。分娩之後不藥而自愈。蓋繫於腎。腎脈貫舌。為胎氣所約。故不能言矣。

白話文:

婦女懷孕三到五個月時,可能會突然失聲,說不出話來,有的甚至到懷孕九個月才失聲。這種情況其實不需要特別治療。等到生產完後,不用吃藥也會自己痊癒。這種現象是因為腎臟的關係。腎脈與舌頭相連,因為胎氣的緣故受到約束,所以才會發不出聲音。

2. 腹內兒哭

腹內兒哭者。臍帶疙瘩兒含口中。因妊婦登高舉臂。脫出兒口。為此作聲。令妊婦曲腰就地如拾物仍入兒口即止。

黃連湯,治腹內兒哭。

黃連一兩。煎濃汁。時時呷之。

又方,用房中多年鼠穴中上為末。酒下一錢。

娠妊服藥。禁汗吐下三法。並針灸。

白話文:

腹中胎兒哭鬧的原因,是因為臍帶上的結節被胎兒含在口中。這是因為孕婦登高或舉高手臂,導致結節從胎兒口中脫出,因此發出哭聲。要讓孕婦彎腰如同撿拾東西般,將結節重新送回胎兒口中,哭鬧就會停止。

黃連湯可以治療腹中胎兒哭鬧。

用黃連一兩,煎煮成濃汁,時時服用。

另一個方法,是用老鼠洞中多年的灰塵磨成粉末,用酒送服一錢。

孕婦服藥時,禁止使用發汗、催吐、瀉下的方法,也不可針灸。

3. 臨產門

娠妊之難產,其因不一。有在一月之前,忽然腹痛大作,如欲產而不產者,謂之試月。有將臨月時腹痛,或作或止,一二日,或三四日,謂之弄胎。有漿水淋漓來少名,試水雖臍腹痛,而腰不痛者,俱非當產。若腹痛連腰者,即產。

婦人小腹之下,陰戶之上,有骨高起,中有節骱相湊,未產則合,一臨產則分開,謂之交骨。此造化之巧,為男女生育之大關隘也。雖兒頭向下,其勢已順,而交骨不開,終難生產,立見危殆。

產婦橫生,一臂先下,乃兒在母腹轉運偏側,筋斗未翻,內有所礙,而不得遂也。逆產者,兩足先下,必是母腹中脂膜窄狹,兒不得轉運而直下,此皆因勞力挫閃,誤傷其胎,以致如此。

兒湊心不下者,其手必捧母心,多致母子俱死。必以藥引入心,分解兒手,方可得下也。蓋兒手裡捉物最緊,藥氣一到,兒手自軟解開。

子死腹中者,腹必悶痛兼冷,略無動意,面如土色,其舌又黑是也。故試驗云,面黑舌不黑,母死子活;舌黑麵不黑,母活子死,此之謂也。

或有未曾受蓐,腹中略痛,而胞水未破,乘勢而下,固為大幸。設或胞水漏干,惡露出盡,其兒不能生,苟無法下之,則母子俱不可保矣。

假如生產胞衣不下者,不可視以為細故而忽之,多有升至心而死者。

有盤腸生者,臨產之時,母腸先出,然後兒下。

白話文:

懷孕生產的困難,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在預產期前一個月,突然肚子劇痛,好像要生了卻又生不出來,這叫做「試月」。有的是快到預產期時肚子痛,時痛時不痛,持續一兩天或三四天,這叫做「弄胎」。還有羊水少量流出,叫做「試水」,雖然肚臍附近疼痛,但如果腰部不痛,都不是真的要生產。如果腹痛連著腰痛,那就是要生產了。

婦女的小腹下方,陰部上方,有一塊骨頭凸起,中間有關節相連,還沒生產時是合攏的,一旦要生產就會分開,這叫做「交骨」。這是大自然的巧妙安排,是男女生育的重要關卡。即使胎兒頭朝下,姿勢已經順了,但如果交骨不打開,仍然很難生產,很快就會有危險。

產婦橫位生產,一隻手臂先出來,是因為胎兒在母體內轉動時偏向一側,沒有翻轉過來,體內有阻礙,所以無法順利生產。逆位生產,兩隻腳先出來,一定是母親腹腔內的脂肪膜狹窄,胎兒無法轉動而直接往下。這些都是因為勞累或扭傷,不小心傷到胎兒,才會這樣。

胎兒卡在胸口下不來,一定是他的手抱住母親的心臟,常常會導致母子雙亡。必須用藥物引導,讓胎兒的手鬆開,才能生下來。因為嬰兒的手抓東西最緊,藥氣一到,他的手自然就會鬆開。

胎兒死在腹中,肚子一定會悶痛而且發冷,沒有任何胎動,臉色像泥土一樣,而且舌頭會發黑。所以驗證的方法是:臉色黑但舌頭不黑,母親會死但胎兒還活著;舌頭黑但臉色不黑,母親活著但胎兒死了。就是這個道理。

有些婦女還沒有開始陣痛,肚子只是稍微痛,但羊水還沒破,就順勢生下來,這當然是幸運。如果羊水流乾了,惡露也流盡了,胎兒就生不出來了,如果沒有辦法讓胎兒出來,母子都保不住。

假如生產後胎盤沒有出來,不可以認為是小事而忽略,有很多因此讓胎盤上移到心臟而死亡的。

還有盤腸生產的情況,生產時,母親的腸子先出來,然後胎兒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