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臺玉案》~ 卷之四 (1)
卷之四 (1)
1. 附怔忡、驚悸、健忘
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養者,血。心血一虛,神氣不守,此怔忡驚悸之所釐端也。
曰怔忡,曰驚悸,豈可無辨乎?心虛而停水,則胸中滲漉,虛氣流動;水既上乘,心火惡之,心不自安,使人有怏怏之狀,是則怔忡。心虛而鬱痰,則耳聞大聲,目擊異物,使人有惕惕之狀,或驀然而跳躍驚動,是則為驚悸。
又有所謂健忘者,為事有始無終,言語不知首尾是也。
治之之法:怔忡者,與之逐水消飲之劑;驚悸者,與之豁痰定驚之劑;健忘者,與之定志安神之藥。總之,要在調養心血,和平心氣而已。
白話文:
人體的主宰是心臟。心臟所依賴的滋養是血液。如果心臟的血液不足,精神就會無法安守,這就是產生心悸、驚悸的根本原因。雖然都說心悸、驚悸,但它們之間還是有區別的。
心臟虛弱導致體內水分停滯,胸腔內就會有虛弱的氣流動,水分往上侵擾,心火會厭惡它,心臟就會感到不安,讓人有悶悶不樂的感覺,這就是心悸。心臟虛弱又夾雜痰液,就會容易聽到大聲響,或看到奇怪的東西,讓人感到害怕不安,甚至會突然跳躍驚動,這就是驚悸。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叫做健忘,表現為做事有頭無尾,說話顛三倒四,前後不連貫。
治療方法上,心悸的要用排除體內水液、消除停滯的藥方;驚悸的要用化痰、鎮靜的藥方;健忘的要用安定心神、使意志堅定的藥物。總而言之,關鍵在於調養心血,使心氣平和而已。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