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悟》~ 卷六 (1)
卷六 (1)
1. 頑癬
頑癬乃濕熱凝聚,蟲行皮中,有頑厚堅硬者,俗稱牛皮癬,是宜用百部膏搽之。
白話文:
【牛皮癬】 牛皮癬這種病是由濕氣和熱氣聚集所導致,好像有蟲在皮膚裡爬行,皮膚會變得頑固、厚實且堅硬,一般我們常稱之為牛皮癬。對於這種情況,適合使用百部膏來塗抹治療。
2. 百部膏
百部,白蘚皮,蓖麻子(去殼),鶴蝨,黃柏,當歸,生地(各一兩),黃蠟(二兩),明雄黃末(五錢),麻油(八兩)
先將百部等七味,入油熬枯,濾去渣,復將油熬至滴水成珠,再用黃蠟,試水中不散為度,端起鍋來,將雄黃末和入,候稍冷,便入瓷盆中收貯,退火聽用。
白話文:
【百部膏】
所需材料包括:百部、白蘚皮、蓖麻子(需去殼)、鶴蝨、黃柏、當歸、生地(每樣各需一兩),黃蠟(需二兩),明雄黃末(需五錢),麻油(需八兩)。
首先,將百部等七種藥材放入麻油中煎熬至乾枯,然後過濾去除藥渣。再次將油加熱至滴入水中能形成珠狀,接着加入黃蠟,直至其在水中不會散開爲止。這時,將鍋從火上拿開,加入雄黃末攪拌均勻,待稍微冷卻後,倒入瓷盆中保存,等待使用時取出即可。
3. 自刎
救自刎法,凡自刎喉管未斷者,不可見水,急用麻線縫之,外以血竭細末搽之,隨用天下第一金瘡藥厚塗之。綿紙蓋定,然後用挾布裹腳纏住,線扎之,間日加敷藥,頭不可動搖,十日愈。
白話文:
這是在講述如何急救割喉自傷的人。如果割傷喉部但氣管尚未完全切斷,傷口不能接觸到水。應立即使用麻線縫合傷口,並在外側塗抹血竭的細粉。接著,大量塗上被稱為「天下第一金瘡藥」的藥膏。
再用綿紙覆蓋在傷口上,然後使用夾布包紮腳部的方式纏繞固定,用線綁緊。每兩天要重新敷藥一次,期間頭部必須保持穩定,不可晃動。若能遵守以上步驟,預計十天後傷口可以痊癒。
4. 竹木刺入肉
竹木刺入肉,拔不出者,用象牙磨水滴之,良久自出。或用螻蛄搗爛敷之亦出。若日久血凝腫脹者,以花蕊散,用象牙水調敷,瘀血散而刺並出矣。
白話文:
如果竹子或木頭的刺進入皮膚裡,無法拔出,可以使用磨碎的象牙泡水,將此水滴在刺上,經過一段時間,刺會自動排出。或者,也可以使用碾碎的螻蛄做成糊狀物敷在傷口上,也能使刺排出。如果時間久了,血液凝固導致周圍組織腫脹,可以使用花蕊散,以象牙水調和後敷在患處,這樣可以使瘀血散開,並且刺也會一併排出。
5. 花蕊散
花蕊石為末八兩,硫黃末四兩
和勻,瓦罐盛之,封口,鹽泥固,須曬乾,安風爐中,上下著火,煉二炷香,候冷打開,研篩為極細末,收貯。此散瘀血之神藥也。
白話文:
將花蕊石磨成粉,份量為八兩,再將硫磺也磨成粉,份量為四兩。
將這兩種粉末混合均勻後,放入瓦罐中,密封罐口,並用鹽泥固定,必須在日光下曬至全乾。然後,將瓦罐置於風爐中,罐的上下方都要放有火源,進行煅燒,時間大約等同於兩炷香的燃燒時長。待瓦罐完全冷卻後,打開瓦罐,將裡面的物質研磨篩選,製成極細的粉末,妥善保存。
這種藥散是消除瘀血的神奇藥物。
6. 瘋犬咬(毒蛇、蜈蚣咬)
瘋犬咬,用明雄黃末五錢,杏仁去皮尖一百粒,炒研,每服二錢,虎骨煎酒送下。服盡必愈。外並用此敷患處。毒蛇、蜈蚣咬,用明雄黃細末,用蒜搗爛敷之,內服白芷護心散。
白話文:
如果被狂犬咬傷,應使用五錢的明雄黃磨成粉末,再取一百粒杏仁去掉外皮和尖端後炒過並研磨,每次服用二錢,需用虎骨熬製的酒一同吞服。全部服完後必定會康復。此外,也需將同樣的藥物敷在傷口處。
若遭到毒蛇或蜈蚣咬傷,應使用明雄黃細末,與搗碎的大蒜混合後敷於傷處,同時內服白芷護心散以保護心臟。
7. 白芷護心散
白芷(一兩),乳香(三錢),雄黃(五錢),甘草(五錢)
共為細末。每服四錢,清酒調下。
白話文:
【白芷護心散】
成分包括:白芷(約37.5公克),乳香(約9公克),雄黃(約15公克),甘草(約15公克)。
製作方法:將上述所有藥材磨製成細粉末。
用法與用量:每次服用約12公克,用清酒調和後吞服。
8. 誤服砒毒(野菌毒)
誤服砒毒,小薊根搗汁灌之,或用金汁灌之,或用明礬、大黃為末,新汲水調灌之,得吐利為效。野菌毒,亦用金汁解之,紫金丹亦佳。
白話文:
如果不小心誤食了砒霜(或有毒野菇),可以將小薊的根部搗碎成汁,強迫中毒者飲下。或者使用人乳灌服,亦可選擇將明礬和大黃磨成粉末,用新鮮汲取的井水調合後灌服,若能引起嘔吐或腹瀉即表示有效。對於有毒野菇的中毒情況,同樣可以用人乳來解毒,使用紫金丹也會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