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悟》~ 卷六 (2)
卷六 (2)
1. 湯泡火燒
湯泡火燒,不宜見冷水,宜用白芝麻殼,燒灰存性,研細末敷之。若患處乾燥,則用麻油調搽。或用柏子樹皮為末,麻油調敷亦善。
白話文:
如果受了燙傷或者火燒傷,不應該立即接觸冷水。應使用白芝麻的殼,先燒成灰後保存其性質,再研磨成細末後敷在傷口上。如果傷處過於乾燥,可以使用麻油來調和藥末塗抹。另外,也可以將柏子樹的樹皮研磨成粉末,用麻油調和後敷在傷處,同樣有效。
2. 疥瘡(天泡瘡)
疥瘡,有細小不足膿者,多屬風熱;有肥大灌膿者,多屬濕熱,俱用麻黃膏搽之,十日可愈而不隱瘡。仍多服金銀花為妙。更有天泡瘡,腫起白泡,小者如綠豆大,大者如蠶豆大,連片而生,或生頭頂,或生耳前後,宜用黃柏散敷之立瘥。
白話文:
關於疥瘡(一種皮膚病,又稱天泡瘡)的描述,如果出現的是細小且未化膿的疹子,通常是由風熱引起的;若是疹子較大且已化膿,則多是濕熱所致。對於這兩種情況,都可以使用麻黃膏來塗抹患處,大概十天左右就可以痊癒,而且不會留下疤痕。此外,多服用金銀花會有很好的效果。
另有一種稱為天泡瘡的病狀,其特徵是皮膚上會腫起白色的小水泡,小的像綠豆大小,大的像蠶豆一樣,並且常常成片地生長,可能出現在頭頂,也可能在耳朵的周圍。對於這種情況,應使用黃柏散來敷治,可以立即改善症狀。
3. 麻黃膏
雄豬油(四兩),斑蝥(三個),麻黃(五錢),蓖麻子(去殼研爛,一百粒),大楓子(去殼研爛,一百粒)
先將豬油化開,下斑蝥煎數沸,隨去斑蝥,再下麻黃,煎枯濾去渣,將大楓、蓖麻肉和勻,聽搽。
白話文:
【麻黃膏】
所需材料為:雄豬油四兩,斑蝥三隻,麻黃五錢,蓖麻子一百粒(需去殼並研磨至糊狀),大楓子一百粒(同樣去殼並研磨至糊狀)。
製作過程如下:首先將豬油加熱融化,接著加入斑蝥煎煮數次沸騰後,撈出斑蝥不用,再放入麻黃持續煎煮至乾枯,然後過濾去除渣滓。最後將已研磨的大楓子與蓖麻子混合均勻,即可使用來塗抹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