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悟》~ 卷六 (2)
卷六 (2)
1. 銀花甘草湯
治腫毒初起時,皆可立消,內服此藥,外敷遠志膏,一切惡毒,無不消散。但宜早服為妙,倘瘡已成膿,無從消散也,必須外潰。
金銀花(二兩),甘草(二錢)
水煎,清酒沖服。若毒在下焦,加牛膝二錢。
白話文:
[銀花甘草湯]這帖藥方是用來治療剛開始發作的腫毒,服用後可以立即消除腫毒。如果一發現病症就內服這帖藥,同時外敷遠志膏,不管是什麼嚴重的毒素,都能使之消散。但是最好是在早期就服用效果更佳,假如傷口已經化膿,那麼毒素就無法消除,必須讓傷口從外破裂排出膿液。
藥方成分包括:金銀花兩份,甘草兩錢。
服用方式是用水煎煮後,再加入清酒一起服用。如果毒素位於下腹部,則需要額外添加牛膝兩錢。
2. 陳艾丸
每歲端午日,蓄蘄艾一二斤,愈久愈良。用時取葉為炷,或加麝香、木香、雄黃末,搓成團,安蒜上灸之,名藥艾丸。
白話文:
每年的端午節那天,收藏蘄艾一兩斤,存放的時間越長越好。使用時取出艾葉來做成小炷,有時會加入麝香、木香、雄黃粉,揉成丸狀,然後放在大蒜上面進行灸療,這種方法做成的治療用品就叫做藥艾丸。
換句更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每年端午節那天,會儲存一到兩斤的蘄艾,存放的時間越長品質越好。使用時,會將艾葉製成小炷,有時候會再添加麝香、木香和雄黃粉,揉成丸狀,然後在大蒜上進行灸療,這種治療用的丸狀物被稱為藥艾丸。
3. 蟾蜍餅
治疔毒、腦疽、乳癰、附骨疽、臀癰,一切患症,或不痛或大痛,或麻木,用此敷貼瘡頭。
蟾蜍(酒化,一錢),輕粉(五分),乳香,沒藥,雄黃,巴豆(各二錢),麝香(三分),硃砂(一錢),朝腦(一錢)
以上各為細末,於五月五日午時,在淨室中,用蟾蜍酒和藥丸,如綠豆大,每用一丸,口涎調塗,貼疔瘡上,以膏蓋之。
白話文:
[蟾蜍餅]
這個配方適用於治療各種疔毒,包括腦疽、乳癰、附骨疽、臀癰等,無論病竈是無痛、劇痛或是有麻木感,皆可使用此藥餅敷貼在傷口上。
所需材料如下:蟾蜍(需用酒炮製,一錢)、輕粉(五分)、乳香、沒藥、雄黃、巴豆(各兩錢)、麝香(三分)、硃砂(一錢)、朝腦(一錢)。
將上述所有材料研磨成細末,於農曆五月五日的午時,在清潔的房間裡,使用炮製過的蟾蜍酒來混合這些粉末,搓揉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使用一顆藥丸,先用口水調和後塗抹在患部,再將藥丸貼於疔瘡之上,最後用膏藥覆蓋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