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國彭

《醫學心悟》~ 卷五·婦人門 (1)

回本書目錄

卷五·婦人門 (1)

1. 香附餅

敷乳癰,即時消散,一切癰腫皆可敷。

香附(細末,淨,一兩),麝香(二分)

上二味,研勻,以蒲公英二兩,煎酒,去渣,以酒調藥,頓熱,敷患處。

白話文:

【香附餅】

這能用於敷在乳腺炎上,能迅速消散炎症,對於所有類型的腫痛都適用。

所需材料為:香附(需磨成細粉末並過篩,約一兩)和麝香(二分)。

將上述兩種材料研磨均勻後,再取兩兩的蒲公英煮酒,去渣滓後,用剩下的酒來調合藥粉。待調好的藥物溫熱時,直接敷在病患處。

2. 乳癰乳岩

乳癰者,乳房腫癰,數日之外,焮腫而潰,稠膿湧出,膿盡而愈。此屬膽胃熱毒,氣血壅滯所致,猶為易治。若乳岩者,初起內結小核,如棋子,不赤不痛,積久漸大崩潰,形如熟榴,內潰深洞,血水淋瀝,有巉巖之勢,故名曰乳岩。此屬脾肺鬱結,氣血虧損,最為難治。乳癰初期,若服栝蔞散,敷以香附餅,即見消散。

如已成膿,則以神仙太乙膏貼之,吸盡膿自愈矣。乳岩初起,若用加味逍遙散,加味歸脾湯,二方間服,亦可內消。及其病勢已成,雖有盧扁,亦難為力。但當確服前方,補養氣血,縱未脫體,亦可延生。若妄用行氣破血之劑,是速其危也。更有乳卸症,乳頭拖下長一、二尺,此肝經風熱發泄也。

用小柴胡湯,加羌活、防風主之。外用羌活、防風、白蘞,燒煙燻之。仍以蓖麻子四十九粒,麝香一分,研爛,塗頂心,俟乳收上,急洗去。此屬怪症,女人盛怒者多得之。不可不識。

栝蔞散香附餅(俱見前。)

白話文:

【乳腺炎與乳腺癌】

乳腺炎,指的是乳房發炎腫脹,幾天後,紅腫潰爛,濃稠的膿液會流出,膿流盡後疾病就會痊癒。這是由膽胃熱毒,氣血阻滯引起的,較爲容易治療。至於乳腺癌,開始時會在體內形成一個小硬塊,形狀像棋子,既不紅也不痛,時間久了逐漸變大並潰爛,形狀如同熟透的石榴,內部潰爛形成深洞,持續流出血液和水分,呈現出岩石般的堅硬,因此被稱爲乳腺癌。這是由脾肺鬱結,氣血虧損引起,是最難治療的一種。

乳腺炎初期,如果服用栝蔞散,再輔以香附餅進行局部敷貼,炎症便會消散。

如果已經化膿,則可以使用神仙太乙膏貼在患處,吸收膿液,膿液排盡後就會痊癒。乳腺癌初期,如果使用加味逍遙散和加味歸脾湯交替服用,也可能使病情得到內部緩解。但是當病情嚴重,就算有華佗扁鵲在世,也難以救治。此時應當堅持服用上述藥方,補充氣血,即使不能根治,也能延長生命。如果隨意使用行氣破血的藥物,只會加速病情惡化。

還有一種乳腺下垂的症狀,乳頭會下垂長達一到二尺,這是肝經風熱導致的。

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加上羌活和防風來治療。外用藥方爲羌活、防風和白蘞燒煙燻烤。同時取四十九顆蓖麻子和一分麝香,搗爛後塗在頭頂,等到乳房恢復正常位置後,立即清洗乾淨。這是一種罕見病症,通常是因爲女性極度憤怒時纔會發生。這不可不知。

栝蔞散香附餅(詳細內容見前文。)

3. 神仙太乙膏

治一切癰疽,不問膿之成否,並宜貼之。

元參,白芷,當歸,肉桂,生地,赤芍,大黃(各一兩),黃丹(炒篩,十三兩)

上用麻油二斤,納諸藥,煎黑,濾去渣,復將油入鍋,熬至滴水成珠,入黃丹十三兩,再熬,滴水中,看其軟硬得中,即成膏矣。如軟,再加黃丹數錢。

加味逍遙散(見類中。)

加味歸脾湯(見虛證。)

小柴胡湯(見傷寒少陽證。)

白話文:

[神仙太乙膏]

適用於所有種類的膿腫,無論膿包是否已經形成,都適合貼用。

配方包括:元參、白芷、當歸、肉桂、生地、赤芍、大黃(各取一兩),黃丹(先炒過再篩選,需十三兩)

首先使用兩斤的麻油,加入上述所有藥材,煎至黑色後,過濾掉藥渣。然後再次將油倒入鍋中,熬煮到滴水成珠的程度,再加入十三兩的黃丹,繼續熬煮。當滴入水中,膏體的硬度適中時,即完成製造膏藥。如果膏體太軟,可再加入一些黃丹。

加味逍遙散(可參考類中病狀)

加味歸脾湯(可參考虛弱症狀)

小柴胡湯(可參考傷寒少陽症狀)

4. 婦人隱疾

婦人隱疾,前陰諸疾也。有陰腫、陰癢、陰瘡、陰挺、下脫諸症。其腫也,如菌、如蛇、如帶、如雞冠,種種不一。而推其因,總不外於濕熱也。古方九味蘆薈丸主之。若兼怒動肝火,佐以加味逍遙散。若肝經濕熱極盛,佐以龍膽瀉肝湯。若脾虛氣弱,中氣下陷,佐以補中益氣湯。

若思慮傷脾,脾氣鬱結,佐以加味歸脾湯。若腎水不足,佐以六味丸加歸、芍,庶克收功。夫此症雖屬濕熱,而元氣虛弱者多,若不顧根本,而專用清涼,恐不免寒中之患也。治者慎之。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婦科疾病,也就是女性生殖器官的各種問題。包括了私處腫脹、搔癢、長瘡、脫垂等症狀。這些腫脹的形狀各異,有的像菇類、有的像蛇、有的像帶子、有的像雞冠,種種不同。然而究其原因,大致都離不開濕熱的影響。古人常用「九味蘆薈丸」來治療這種病。如果患者同時因為生氣導致肝火旺盛,則可輔以「加味逍遙散」。如果肝臟的濕熱非常嚴重,則可用「龍膽瀉肝湯」。如果脾胃虛弱,氣力不足,中氣下陷,則可輔以「補中益氣湯」。

如果思考過度傷害脾胃,導致脾氣鬱結,則可用「加味歸脾湯」。如果腎水不足,則可輔以「六味地黃丸」再加當歸和白芍。這樣纔可能有效治療。雖然這種病症主要由濕熱引起,但大多數患者本身的元氣是虛弱的,如果不顧及根本,只是一味地使用清涼藥物,恐怕會導致體內過寒的問題。治療時應小心謹慎。

5. 九味蘆薈丸

治三焦肝膽經風熱,目生雲翳,或頸項瘰癧,耳內生瘡,或牙齦蝕落,頰腮腐爛,下疳陰蝕瘡腫諸症。

蘆薈(五錢),胡黃連,當歸,芍藥(炒),川芎,蕪荑(各一兩),木香,甘草(各三錢),龍膽草七錢(酒浸,炒焦)

上為末,米糊丸,麻子仁大。每服一錢,或一錢五分,開水下。

加味逍遙散(見類中)

白話文:

[九味蘆薈丸]

用於治療因三焦與肝膽經絡風熱所引起的疾病,如眼睛出現模糊的視線障礙,或是頸部淋巴結腫大,耳朵內部長瘡,牙齦腐蝕脫落,面頰腐爛,以及下疳、生殖器蝕瘡等各種病狀。

其成分包括蘆薈五錢,胡黃連,當歸,炒過的芍藥,川芎,蕪荑各一兩,木香,甘草各三錢,以及龍膽草七錢(需先以酒浸泡,再炒至焦黑)。

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後,加入米糊製成大小如同麻子仁的丸狀。每次服用一錢,或一錢五分,以開水送服。

加味逍遙散(可參考相關類別中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