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國彭
《醫學心悟》~ 卷五·婦人門 (5)
卷五·婦人門 (5)
1. 胎動不安
娠妊胎動不安,多因起居不慎,或飲食觸犯禁忌,或風寒搏其衝任之脈,或跌僕傷損,或怒動肝火,或脾氣虛弱,宜各推其因而治之。大法,若因母病而胎動,但治其病而胎自安。若因胎動而致病,但安其胎而母病自愈。再診其色,若面赤舌青,則子難保,若面青舌赤,吐沫,母亦難全。娠妊中切宜戒謹。
白話文:
【胎動不安】
懷孕期間胎兒活動不穩定,多半是因為日常生活中的不慎行為,例如飲食上觸犯了禁忌,或是受了風寒影響到身體的脈絡,或是不小心跌倒受傷,或是情緒失控導致肝火上升,或是體質本身脾氣虛弱等。應根據不同的原因對症下藥。
一般來說,如果母親生病導致胎兒不安,只要治療母親的病,胎兒自然會穩定。反之,如果胎兒不安引發母親的病狀,只要使胎兒安穩,母親的病情也會隨之改善。
進一步觀察母親的面色,如果臉色紅潤但舌頭呈青色,那麼胎兒可能難以保住;如果臉色蒼白舌頭卻呈紅色,並且有吐沫的情況,母親也可能有生命危險。在懷孕過程中,一定要特別小心,避免任何可能的風險。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