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痘疹全集卷二十二(總論痘要) (23)
痘疹全集卷二十二(總論痘要) (23)
1. 氣血
然何謂氣血虛實之殊?且如氣過則泡,血過則斑,氣不及則頂陷不起,血不及則漿毒不附,更如痘色淡白,頂不堅實,不礙手,不起脹,或癢塌吐利,寒戰咬牙,手足冷,是皆屬氣虛,大宜保元,倍加酒炒黃耆,肉桂川芎,丁香人乳,好酒同服,若根窠不紅,或紅而散亂,以手抹過,色即轉白,痘上如寒毛豎起,枯澀不活,及瘡干膿水少者,皆血虛也,亦宜保元內加川芎當歸,酒洗紅花,及下山楂,以消參耆之滯,再下木香數分,而血自活,是經所云: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也。
然用黃耆當在痘盡出之後,投熱藥須看毒盡解之時,用地黃防滯血,煩將薑製,用芍藥恐酸寒,尤宜酒炒耳。
白話文:
那麼,什麼是氣虛和血虛的差異呢?例如,氣太過旺盛就會產生水泡,血太過旺盛就會出現斑點。氣不足時,痘頂會凹陷無法鼓起;血不足時,漿液毒素就無法附著。又比如,痘的顏色淡白,痘頂不堅實,摸起來不礙手,不會腫脹,或者出現搔癢、塌陷、嘔吐、腹瀉、發冷、打寒顫、咬牙、手腳冰冷等症狀,這些都屬於氣虛,最適合服用補氣的藥物,像是加倍用酒炒過的黃耆,搭配肉桂、川芎、丁香和人乳,用好酒一同服用。如果痘的根部不紅,或者紅卻散亂無章,用手抹過顏色就轉白,痘上像寒毛一樣豎起來,乾燥枯澀沒有生機,以及瘡口乾燥膿水少的,這些都屬於血虛,也適合服用補氣的藥物,內加川芎、當歸,用酒洗過的紅花,以及下山楂,以消除人參、黃耆的滯膩,再加一點木香,血自然就會活絡起來。這就是醫書所說的:「形體不足的,要用溫補的藥來補充氣;精氣不足的,要用滋補的藥來補充。」
然而,使用黃耆最好在痘疹都發出來之後。投用熱性的藥物,必須看毒素完全解除的時候。使用地黃要防止它滯礙血行,所以最好用薑來炮製。使用芍藥怕它酸寒,所以最好用酒炒過。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