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四 (1)

1. 滋血潤腸湯

治血枯及死血在膈,大便燥結。

當歸(酒洗,三錢),芍藥(煨),生地黃(各一錢五分),紅花(酒洗),桃仁(去尖、皮,炒),大黃(酒煨),枳殼(炒,各一錢),水鍾半,煎七分,入韭汁半酒鍾服。一方,柿餅燒灰存性,酒下一錢,數服即效。一方,甘蔗汁二碗,薑汁一碗,每服一碗,日三服,即不吐。

一方,雄豬肚烘乾,為末,每三錢,酒下。一方千葉白槿花,陰乾,為末,老米湯,調送一錢,日服三四次,頗有效。

一方

用蘆根五兩,水二杯,煎一杯溫服,時時呷之,尤效。

白話文:

【滋血潤腸湯】

這帖藥方是用來治療血液乾涸以及因舊瘀血滯留在胸膈間導致的大便乾燥結實。

藥方成分和使用方法如下:

  • 當歸:先用酒洗淨,取三錢。
  • 芍藥:微火慢燉,取一錢。
  • 生地黃:取一錢五分。
  • 紅花:用酒洗淨。
  • 桃仁:去掉尖端和外皮後炒熟,取適量。
  • 大黃:用酒慢燉。
  • 枳殼:炒過,取一錢。 所有材料加入一鍾半的水,煎煮至剩下七分,最後加入半酒鍾的韭菜汁一同服用。

另一種配方是:將柿餅燒成灰,保留其性質,每次用酒吞下一錢,多服幾次就會見效。

另一個配方是:甘蔗汁兩碗,薑汁一碗,每次服用一碗,每天三次,就不會有嘔吐的現象。

另一個配方是:將雄豬的胃部烘乾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用酒送服。

另一個配方是:將千葉白槿花晾乾後磨成粉,每次用老米湯調和一錢,每日服用三到四次,效果顯著。

再一個配方:

使用蘆根五兩,加兩杯水煎煮至剩一杯,溫熱服用,隨時小口啜飲,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