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二 (1)

1. 控涎丹(一名妙應丸)

治有餘痰飲。

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各等分),為末,糊丸,桐子大,臨臥淡薑湯下七丸至十丸。加硃砂二錢,全蠍三錢,治驚痰極效。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過多的痰飲問題。

使用甘遂(去除核心部分)、紫大戟(去除外皮)、白芥子(各取等量),磨成粉末後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於睡前用淡薑湯送服七至十粒。如果在藥方中再加入二錢的硃砂、三錢的全蠍,對於治療因驚嚇引起的痰飲有極佳的效果。

注:一錢約等於3.125公克。

2. 治酒痰方

青黛,括蔞,為末,姜蜜丸,噙化救肺。

一方

治痰嗽。

貝母,南星(各一兩),滑石,黃芩(酒洗,一兩五錢),白芥子(五錢),風化硝(二錢五分,取其輕浮速降),為末,湯泡蒸餅,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白話文:

[治療酒痰的藥方]

使用青黛和括蔞研磨成粉末,再加入薑和蜂蜜製成丸狀,含在口中慢慢溶解以救治肺部。

另一個藥方

用於治療痰嗽。

將貝母和南星各一兩、滑石、用酒清洗過的黃芩一兩五錢、白芥子五錢以及風化硝二錢五分(選擇風化硝是因為其質地輕薄,能快速下降)一同研磨成粉。用熱水浸泡蒸餅後,和藥粉一起做成梧桐籽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顆,用熱水送服。

3. 小胃丹

芫花(好醋浸一宿,瓦器炒令黑),大戟(長流水煮一時,再水洗,曬乾),甘遂(長流水浸半日,再水洗,曬乾,各五錢),黃柏(一兩,焙),大黃(濕紙裹煨,勿焦,切,焙乾,再酒洗,炒熟,焙乾,一兩五錢)

為末,糊丸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臨臥津液吞之,或白湯一口送下,取其膈上之濕痰熱積,以意消息之,欲利則空心服。

二陳湯

見傷風門。

白話文:

【小胃丹】

藥材包括:芫花(用好的醋浸泡一夜,然後在瓦器中炒至黑色)、大戟(用流動的清水煮一小時,再用水清洗並曬乾)、甘遂(用流動的清水浸泡半天,再用水清洗並曬乾,以上三種藥材各需五錢)、黃柏(一兩,需烘培)、大黃(用濕紙包裹後蒸煮,避免燒焦,切片後烘乾,再用酒清洗,炒熟後再次烘乾,需一兩五錢)。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製成芝麻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三十粒,最好在睡前以唾液吞服,或者用一口白開水送下。此藥能清除胸膈以上的濕痰和熱毒積聚,服用劑量可依個人情況適度調整,如希望藥效更強烈,可在空腹時服用。

【二陳湯】

請參考治療感冒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