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七 (15)

回本書目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七 (15)

1.

稟火金之氣以主,故味辛甘氣溫有毒。屬木色青,專入足厥陰經。以辛溫走散之上。故入肝,以去風逐邪,大人真中風。小兒急驚風,皆須用之。全用者謂之全蠍。但用尾謂之蠍梢,其力尤緊,功專下冶。小兒臍風,宜風散,治小兒初生斷臍後傷風唇青,口撮出白沫不乳,用全蠍二十一個,無灰酒塗炙為末,入麝香少許,每用金銀煎湯,調半字服之。

大人風涎,用蠍一個,頭尾全者,以薄荷四葉裹定,火上炙焦,同研為末,作一服,白湯下。小兒驚風,分四服,如前服。得胡桃同煅,共研黃耆金銀花湯下,治橫痃久不收口。

蠍,療小兒驚癇,手足抽掣,大人中風,口眼喎斜,卻風痰耳聾,解風毒癮疹,善逐肝風,深透筋骨。丹溪云:破傷風多死,非全蠍不開,用以焙末酒下,則知治風之明驗矣。

白話文:

蠍子具有火與金兩種元素的特性,所以味道辛辣甘甜,性質溫熱且帶有毒素。它屬於木屬性,呈現青色,主要作用於人體的足厥陰經脈。因為它的辛溫特性,能促進血液循環,因此進入肝臟,可以驅風除邪。無論是成年人的真正中風,或是孩童的急驚風,都適合使用蠍子治療。使用整隻蠍子的稱為全蠍,只用尾部的則稱為蠍梢,後者效力更強,功效集中在下方。

對於新生兒的臍風,應使用風散來治療,針對出生後剪斷臍帶因受風而導致嘴脣發青、口脣縮起、口吐白沫不願吃奶的症狀,可用二十一隻全蠍,以無灰酒塗抹後烤乾磨成粉,加入少量麝香,每次使用時,以金銀煎煮的湯水調和半匙服用。

對於成人的風涎問題,可使用一隻完整頭尾的蠍子,用四片薄荷葉包裹固定,放在火上燒焦,然後一同研磨成粉,一次服用,用白開水送下。對於孩童的驚風,則可分四次服用,方法同前。若與胡桃一同煅燒,再一起研磨,並以黃耆、金銀花煎湯送下,可治療橫痃久久不癒合的傷口。

蠍子能治療孩童的驚癇、手腳抽搐,以及成年人的中風、口眼歪斜,對抗風痰引起的耳聾,消除風毒造成的蕁麻疹,能有效驅除肝風,深入肌膚骨髓。丹溪先生曾說:破傷風患者多數會死亡,除非使用完整的蠍子治療,將其烘焙成粉末後用酒送下,由此可知蠍子治療風疾的效果顯著。

2. 桑螵蛸

即桑樹上螳螂子也。一生九千九子,用一枚,便傷百命,勿輕用之。稟秋金之陰氣,得桑上之津液,味甘鹹,氣平無毒,氣薄味厚,陰也,入足少陰,太陽經,蓋人以腎為根本,男子腎經虛損,則五臟氣微,或陰痿,夢寐失精遺尿,鹹味屬水,內合於腎,腎得之而陰氣生長,故能愈諸疾及益精生子也。腎與膀胱為表裡,腎得所養,則膀胱自固,氣化則能出,故利水通淋也。

女子屬陰,肝腎用事,疝瘕血閉腰痛,皆二經為病,咸能益陰,入血軟堅,是以主之。甘能補中,故主傷中益氣,腎足則水自上升,克與心交,故能養神也。二月三月採蒸之,當火炙用,否則,令人瀉。

桑螵蛸,治男子虛損腎衰,五臟氣散,疝瘕陰痿,作中腰痛,精遺白濁,益精強用,補中固腎,通淋利水,復禁小便自遺,為夢遺方之要藥。久服益氣養神,益精生子,女子血閉腹痛,及胎前產後溺遺不禁。酒炒為末,白湯調服即止,故俗名禁尿窠,即螳螂子也。必以桑樹上者為佳。

白話文:

[桑螵蛸]

桑螵蛸就是指在桑樹上找到的螳螂卵囊。據說一個螳螂卵囊中藏有九千九百顆卵,使用一枚就等於傷害了上百條生命,因此不可隨便使用。它吸收了秋季金屬的陰涼之氣,又得到了桑樹上的滋潤液汁,味道是甘鹹的,性質平和且無毒。它的氣味較淡而味道濃厚,屬陰性,主要影響的是足少陰和太陽經脈。因為人的身體以腎臟作為根基,男性如果腎經虛弱,五臟的氣息就會減弱,可能會出現勃起功能障礙、夢遺、失禁等症狀。鹹味屬水,對應的是腎臟,腎臟吸收了桑螵蛸的養分,陰氣就會得到增強,因此能治療多種疾病並提高生育能力。

女性屬陰,肝腎的運作至關重要,像疝瘕、血閉、腰痛等問題,都是肝腎兩經的問題。桑螵蛸能滋陰,進入血液中軟化堅硬的組織,因此可以有效治療這些疾病。甘味能補中,所以桑螵蛸能補中益氣。腎臟健康,水份就能順利上升,與心臟相連,從而能安撫精神。

通常在二月或三月時採集桑螵蛸,經過蒸煮後再用火烤乾,否則可能會導致腹瀉。

桑螵蛸,能治療男性因虛弱和腎衰竭引發的各種問題,如五臟氣散、疝瘕、勃起功能障礙、腰部疼痛、精液流失、白帶混濁等。它能強壯精氣,補中固腎,通淋利水,防止小便失禁,是治療夢遺的重要藥物。長期服用能補氣養神,提高生育能力,對於女性的月經不調、腹部疼痛以及產前產後的尿失禁也有很好的療效。一般會將桑螵蛸用酒炒過後磨成粉末,再用開水沖服,因此民間稱其為「禁尿窠」,也就是螳螂的卵囊。但必須選用在桑樹上找到的桑螵蛸效果最佳。

3. 白頸蚯蚓

得土中陰水之氣,稟土得而星應軫水,味鹹,性寒,無毒。大寒能去熱邪,除大熱,故主伏屍鬼疰,傷寒伏熱狂謬。咸主下走利小便,故治大腹黃疸蟲瘕,皆屬濕熱之痛。昔人之熱病發狂,用白頸蚯蚓十數條,同荊芥穗搗汁飲之,得臭汗而解。其治寒伏熱、狂謬之驗也。近世用酒煎汁、以救打跌傷損垂危者,則筋骨無傷,瘀血自去,真神方也。

血熱痘瘡,斑多紫黑者,亦所重焉。取其入土鑽銳之能,走筋入絡之勢,味鹹軟堅潤下處濕,而入濕為功,血熱血瘀,遇之皆化,停癥蓄水,觸著皆消,凡陰柔能制亢烈也。瘰癧潰爛流串者,用荊芥根下段,煎湯溫洗,久良,看瘡破紫黑處,以針刺血去。再洗三四次,用韭菜地上蚯蚓一把。

五更時收取,碳火上燒紅為末,每一匙入乳香、沒藥、輕粉各半錢,穿山甲九片,炙為末,麻油調敷神效。耳卒聾閉,蚯蚓入鹽。安蔥管內,化水點之,立效。

白頸蚯蚓,傷寒溫病大熱發狂,小水不通,黃疸行濕,跌撲損傷神效。痘瘡斑紫奇功。

白話文:

[白頸蚯蚓]

白頸蚯蚓得天氣中土與水的陰涼之氣,具備土的特性並對應於星辰中的軫水,味道帶鹹,性質偏寒,無毒性。極寒的性質能去除體內的熱邪,消除嚴重的熱症,因此能治療由屍鬼疰引起的病症,以及因潛藏體內的熱氣導致的傷寒和精神錯亂。

鹹味使它能下行,促進小便排泄,所以能治療大腹脹滿、黃疸和寄生蟲病,這些都屬於濕熱引起的問題。古時治療熱病引致的發狂,會使用十幾條白頸蚯蚓,配上荊芥穗一起搗成汁液飲用,患者會排出有異味的汗水,病情得以緩解。這就是它治療潛藏體內的熱氣和精神錯亂的有效方法。近年來,有人用酒煮汁液,來救助因摔打受傷、生命垂危的人,可以確保筋骨不受損傷,瘀血也能自行消散,可謂是神奇的療法。

對於血熱引起的痘瘡,尤其是斑點多且色澤紫黑的情況,白頸蚯蚓也有很好的療效。它具有在土中鑽研的能力,能深入肌膚脈絡,鹹味使其能軟化堅硬組織,潤滑下行,對濕氣有良好的作用。遇到血熱或血瘀,都能使其化解;碰到積聚的癥結或蓄水,都能讓其消散,這是因為陰柔的力量能抑制過度的熱烈。

對於淋巴結潰爛、連綿不絕的情況,可以使用荊芥根部的下段,煎煮成溫湯清洗,長期使用效果良好。觀察瘡口破裂、色澤紫黑的地方,用針頭將血液放出。再次清洗三到四次,然後取一把生長在韭菜地裡的蚯蚓。

在清晨五更時分收集,放在炭火上燒至通紅,研磨成粉末。每次使用一湯匙的量,加入乳香、沒藥、輕粉各半錢,以及炙烤過的穿山甲九片,磨成粉末後,用麻油調和敷在患處,效果神奇。對於突然失聰的耳疾,可以將蚯蚓撒上鹽巴,放入蔥的管狀部分,待其融化成水後滴入耳朵,立刻見效。

總結來說,白頸蚯蚓對於傷寒、溫病導致的高熱發狂,小便不暢,黃疸濕熱,以及跌打損傷,都有神奇的效果。對於痘瘡斑紫,更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