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五 (6)

回本書目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五 (6)

1. 鹿茸

稟純陽之質,含生髮之氣,味甘,氣溫。入手厥陰、少陰、足少陰、厥陰經,為溫補肝腎,及走命門心包絡,填精血補真陽之要藥。形如茄子飽滿光潤者佳。鹿茸補陽,麋茸補陰,角亦如之。凡角初生軟嫩者,為茸,稟壯健之性,故峻補腎家真陽之氣,熬成白膠,則氣味甘酸,能通周身之血脈。生角,則味鹹氣溫泄散熱,行血消腫,辟惡氣而已。

咸能入血軟堅,溫能通行散邪,故主惡瘡癰腫,逐邪惡氣及留血在陰中。少腹血急痛折傷惡血等症也,去毛骨酥炙用。

鹿茸,補元陽精血更捷,主小便數利。泄精尿血腰腎虛冷,腳膝無力。夜夢鬼交,精溢自出。填精血壯元陽,益氣滋陰,大補羸瘦,強志堅齒,腰膝痠痛及虛勞洒洒如瘧。女人漏血崩中,且鹿性最淫,故專以壯陽補腎不足也。麋茸,一雲系鹿之大者,功力尤勝,但性熱而專補陽多,骨軟可健,莖痿能扶,壯陽之品,而風寒濕痹,筋攣等症亦用。

其鹿麋二肉具補,此以麋鹿為一種,但以大小分別命名,鹿性溫而補陰,麋性熱而補陽,則麋茸之熱,過於鹿茸為論矣。此說非也。夫麋與鹿自有二種,鹿是山獸也。好群而相比,為陽之類,故夏至感陰氣而角解,陰生陽退之象也。麋是澤獸也,多欲而善走,為陰之類,故冬至感陽氣而角解,陽生陰退之象也。

陰陽相反如斯,鹿茸稟純陽之質,含發生之氣一牡常御百牝,是腎氣有餘,而足於精者也。故有助陽扶陰之妙,鹿補陽,右腎精氣不足,麋補陰,左腎血液不足,然雖有陰陽功用之殊,總不外乎填精髓,強筋骨,長精氣,為腎肝滋補之要藥也。鹿角主惡瘡癰腫,逐邪惡氣留血在陰中,除小腹血急痛,腰脊冷痛,產後血暈,血瘀折傷惡血,生用行血,熟用補虛。龜鹿皆靈而有痔,龜首常藏在腹,能通任脈,其華在甲,取以補心補腎補血,皆以養陰也。

鹿鼻常反向尾,能通督脈,其華在角,取以補命門。補精補氣,皆以養陽也。龜鹿二仙膏,一陰一陽之義也,但鹿角生用,散熱行血消腫辟邪,熟有則宜腎補虛,強精活血煉霜熬膏,則專於溫補,膏可沖酒,配藥俱宜。霜惟入丸,以為佐使。鹿髓精血之純,內充以實骨者也。

鹿稟純陽,故髓味甘氣溫,性能補血而潤燥,所以主一切血脈不和,傷中續絕,筋急攣痛,及咳逆也。同蜜煮服,壯陽道,令人有子,同地黃汁煎膏服,填骨髓、壯筋骨,治嘔吐。鹿腎能壯陽道,大補腎家不足,以其腎氣有餘,而足於精者也。鹿肉味甘氣溫,通血脈補中,能益脾胃,強五臟,益氣力也,生者薄片,貼中風口僻即正,亦取其通血脈之功也。

按:鹿性淫而不衰,其角不兩月長大一二十斤生長神奇,無過於此,蓋其性熱,生生不已,氣化濃密,故補腎之力其功偉哉!

白話文:

【鹿茸】

鹿茸具有純粹的陽性本質,蘊含著生命發育的氣息,味道甘甜,氣溫和煦。它主要作用於手厥陰、少陰、足少陰、厥陰經絡,是溫暖補充肝腎功能,以及深入命門心包絡,填補精血、補充真陽的重要藥物。外形如飽滿光澤的茄子者為最佳。鹿茸專補陽性,麋茸則補陰性,鹿角亦同樣有此區別。角初生時質地柔軟嫩滑的稱為茸,因它擁有強健的特性,因此能強烈地補充腎臟的真陽之氣,熬製成白膠後,味道轉為甘酸,能夠疏通全身的血液脈絡。若為生長的角,其味道帶鹹,氣溫溫和,具有散熱、行血、消腫、闢除惡氣的功效。

鹹味能進入血液,軟化硬塊;溫度能促進流通,散去邪氣。因此,它主要用於治療惡瘡、腫瘤,驅逐邪惡之氣及排除滯留在陰部的血液。對於小腹急痛、血崩、腰腎虛冷、腳膝無力、夜夢鬼交、精溢自出等症狀,需先去除毛骨,再以酥油炒炙使用。

鹿茸,補充元陽精血的效果更快,主要治療頻繁的小便、精液流失、尿血、腰腎虛冷、腳膝無力、夜晚夢交、精溢自出等症狀。它能填補精血、壯大元陽、滋補陰氣,對極度瘦弱者有強大的滋補效果,同時也能強化意志力、堅固牙齒,緩解腰膝痠痛以及虛弱勞累的狀態,就像瘧疾般。對於女性的月經失調、崩中出血也有療效。由於鹿的性慾非常旺盛,因此它特別擅長壯陽及補充腎臟的能量。

麋茸,一般認為是大型鹿類,功效更勝一籌,但性質較熱,主要補充陽氣。它能使軟骨強健,萎縮的莖狀物得以支撐,是一種壯陽的藥材,同時也適用於風寒濕痹、筋攣等症狀。

鹿肉和麋肉都有補充作用,但這是以麋鹿作為同一種類,僅以大小來區分命名。鹿的性質溫和,補充陰氣;麋的性質較熱,補充陽氣。因此,麋茸的熱性超過鹿茸。然而,這種說法並不正確。麋和鹿是兩種不同的動物。鹿是山林中的動物,喜歡羣居,屬陽性,因此在夏至時感受到陰氣,角會開始掉落,這是陰氣生長、陽氣衰退的象徵。麋是沼澤中的動物,性慾旺盛,善於奔跑,屬陰性,因此在冬至時感受到陽氣,角會開始掉落,這是陽氣生長、陰氣衰退的象徵。

陰陽兩者如此截然不同,鹿茸擁有純粹的陽性本質,蘊含著生命發育的氣息,一隻公鹿通常可以控制上百隻母鹿,這表明它的腎氣充沛,精氣充足。因此,它具有助陽補陰的奇效。鹿補充陽氣,特別針對右腎的精氣不足;麋補充陰氣,特別針對左腎的血液不足。雖然它們的功能有所差異,但總體上都是填補精髓、強健筋骨、增強精氣,是補充腎肝的重要藥物。鹿角主要用於治療惡瘡、腫瘤,驅逐邪惡之氣,排除滯留在陰部的血液,消除小腹急痛、腰脊冷痛、產後血暈、血瘀折傷、惡血等症狀。生用可以行血,熟用可以補虛。

龜和鹿都是靈性的動物,並且都有痔瘡。龜的頭部經常藏在腹部,能夠通達任脈,其華彩在甲殼上,用於補充心臟、腎臟和血液,都是為了滋補陰氣。鹿的鼻子總是朝向尾部,能夠通達督脈,其華彩在角上,用於補充命門、精氣,都是為了滋補陽氣。龜鹿二仙膏,正是陰陽相濟的道理。鹿角生用可以散熱、行血、消腫、辟邪,熟用則適合腎臟補虛,強精活血,熬製成霜或膏,專門用於溫補。膏可以沖泡酒中,搭配藥物都非常合適。霜只適合入丸,作為輔助藥物。

鹿髓是純粹的精血,是內部充實骨骼的物質。鹿擁有純粹的陽性,因此髓的味道甘甜,氣溫和煦,具有補血和潤燥的功能,因此主要用於治療血脈不和、中傷斷裂、筋緊攣痛以及咳嗽等症狀。與蜂蜜一同煮服,可以壯陽,讓人容易受孕。與地黃汁一同煎膏服用,可以填補骨髓、壯筋骨,治療嘔吐。

鹿腎可以壯陽,大大補充腎臟的不足,因為它的腎氣充沛,精氣充足。鹿肉味道甘甜,氣溫和煦,能疏通血液脈絡,滋補中焦,對脾胃有益,強化五臟,增強氣力。生食時切成薄片,貼在中風的口歪眼斜處,可以立即矯正,這也是利用了它疏通血液脈絡的功效。

根據記載,鹿的性慾旺盛且持久,其角在兩個月內可以長到十幾二十斤,生長速度驚人,無出其右。這是因為它的性質熱烈,生生不息,氣化濃密,因此補腎的力量巨大,其功效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