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二 (2)

回本書目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二 (2)

1. 鶯粟米

鶯子粟,其花有千葉者,紅白紫黑色有數種。一鶯內子數千萬,植細如葶,藶而色白,味甘寒潤燥,主除解毒下氣,和中行風氣逐邪熱,止反胃去胸中痰滯,丹石發動,不能下食,和竹瀝煮作粥,食之極美。粟殼,味酸澀;微溫無毒,以味酸澀收斂,故止嗽瀉痢脫肛遺精多用之。

若咳嗽,尚有風寒或痰火未清,瀉痢,尚有積滯未盡,遺精由於濕熱下流者,而誤用之,其病反痢。阿芙蓉即鶯粟花之津液也。鶯粟結青苞時,午後以大針刺其外面青皮,或三五處,切勿損傷裡面硬皮,次早津出,以竹刀刮取入瓷器,陰乾用之,氣味與粟殼相同,而酸澀更甚,故止痢之功尤甚。

痘瘡行漿時,泄瀉不止,用五釐至一分,未有不愈,近世取為房術藥中用者,亦取其收澀固精之丸耳。

鶯粟米,一名御米。主胸膈稠痰凝滯,噎塞反胃,不可多用,動氣膀胱。殼去淨筋膜,蜜炙醋炒,俱可以性澀固腸斂肺之能,為久瀉虛嗽要藥。遺精脫肛,並所云焉。倘濕熱濕痢,不可誤加,否則,殺人如劍。

白話文:

【鶯粟米】

鶯粟,其花朵有多層花瓣的,顏色有紅、白、紫、黑等幾種。一顆鶯粟內可孕育數千萬粒種子,種子細小如葶,外表色白,味道甘甜且性寒,有滋潤去燥的效果,主要功能在於排毒、調理氣機,和中行風,驅除邪熱,止住反胃現象,消除胸中的痰滯,對於因服用丹石而導致無法進食的情況,可與竹瀝一同煮成粥食用,味道十分美味。而鶯粟的果殼,味道略帶酸澀,微溫且無毒,因為其酸澀的特性具有收斂效果,因此常被用來治療咳嗽、腹瀉、脫肛及頻繁遺精等症狀。

然而,如果咳嗽是由風寒或痰火未清除導致,腹瀉是因體內積滯未完全排除,或是遺精是由濕熱下注引起的情況下誤用,病情反而會加重。阿芙蓉即是鶯粟花的汁液。當鶯粟結成綠色苞蕾時,在下午時分用大針輕刺其外層的青皮,不要超過三五處,且千萬不要損傷到裡面的硬皮,次日早晨,汁液就會滲出,可用竹刀刮取放入瓷器中,陰乾後保存使用,其氣味與鶯粟果殼相似,但酸澀的味道更為濃烈,因此在止瀉方面功效更強。

在痘瘡出現漿液時,如果持續腹瀉,只要使用五釐至一分的量,通常都能痊癒。近年來,有人將其作為壯陽藥物的成分之一,主要是看中了它收澀固精的效果。

鶯粟米,又稱為御米,主要作用在於消除胸膈間稠厚的痰塊,以及改善噎塞反胃的狀況,但不可過度使用,以免影響膀胱功能。去除果殼內的筋膜,用蜜炙或醋炒的方式處理,都可以發揮其收斂固腸和斂肺的作用,成為治療長期腹瀉和虛弱咳嗽的重要藥物。對於遺精和脫肛等問題,同樣具有療效。然而,如果是濕熱引起的腹瀉,切勿誤用,否則可能造成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