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一 (15)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一 (15)
1. 墨
墨味辛,止血果捷,因黑勝紅,天行熱毒,鼻衄下血數升,水磨滴入,產後血暈,崩中卒暴,來紅醋磨服之,遊絲纏眼中,磨雞血速點,客忤中腹內,磨地漿汁吞,下死胎,而逐胎衣,合金瘡以生膚肉、止血以苦酒,或韭汁送下,消癰用豬膽。或釅醋調塗,內有鹿角膠,非煅紅不可用。
白話文:
墨的味道帶有辛香,能迅速有效地止血。因為黑色能抑制紅色(血),對於因天行熱毒導致的鼻出血,或是大量出血的情況,可以用水磨墨後滴入止血。產後如果出現血暈或突然的大量出血,可用紅醋磨墨服用。若眼睛被纖維狀物體纏住,應立即用雞血磨墨快速點入。如果遭受外邪侵擾導致腹部不適,可用磨好的墨汁混入地漿汁吞服。對於需要排出死胎或胎盤的情況,墨也能發揮作用。與金屬傷口合併使用,能促進新肉長出,並止血。可以用酸酒,或者韭菜汁送服。對於腫痛,可以使用豬膽汁配合。或者用濃醋調勻塗抹。如果內部含有鹿角膠成分,必須經過充分煅燒至紅熱才能使用。
2. 梁上塵
又名烏龍尾,倒掛塵。乃空中煙氣結成。味辛而苦,辛主散結,苦主泄熱,故治腹痛噎膈,傷寒陽毒中惡也。體輕而上騰,故入肺而治喉痹,味辛而清熱,色黑而入血,故主鼻衄頭上軟瘡也。
梁上塵,須遠煙火處所,篩過方用,中惡卒來,鼻衄,流滴不已者殊功,傷寒陽毒發斑,煩渴倍常者立效。主腹內疼噎,消頭上軟瘡,喉痹乳蛾吹點皆妙。喉痹乳蛾,烏龍尾、枯礬、豬牙皂莢,以鹽炒黃等分,為末,或吹或點皆妙。
老屋塵煤,治齒齦腫出血,故茅屋上塵,多年咳嗽可除。
白話文:
這種東西又叫做烏龍尾,也被稱為倒掛塵,是空中的煙霧氣息凝結而成的。它的味道辛辣且帶有苦澀,辛辣可以幫助散開結聚,苦澀能幫助去除熱氣,因此可用於治療腹痛、噎膈,以及傷寒引起的陽性中毒。
由於其質地輕盈且容易向上飄揚,所以能進入肺部,治療喉嚨痛。其辛辣的味道有助於清熱,黑色的顏色代表能作用於血液,因此可用於治療鼻出血和頭部的軟性皮膚病。
使用這種樑上的塵埃時,必須遠離煙火,並且要經過篩選後才能使用。對於突然出現的惡心、鼻出血不止的情況,它有特別的功效;對於傷寒引起的陽性中毒、出疹子,以及口渴加倍的症狀,它能立即見效。它還能用於治療腹部疼痛、噎膈,消除頭部的軟性皮膚病,以及喉嚨痛和扁桃腺炎,無論是吹入或是點塗都效果奇佳。
對於牙齦腫脹出血,老房子的煤灰能起到治療作用;而茅草屋頂上的塵土,則可用於治療多年的咳嗽。
3. 麥飯石
出自蘇頌《圖經》附於姜石條下。《本草經疏》載之。
麥飯石,治發背瘡毒神效,取此石碎如棋子大,炭火燒赤,投米醋中,浸之良久,又燒又浸。如此十次,研末極細,如飛塵,鹿角一枝,連腦骨者,二三寸截之,炭火燒,令煙盡,即曰斂末,與石末等份,鹿角倍之,用三年米醋,入銀石器內,煎令魚目沸,即下前藥,不住手攪,熬一二時,稀稠得所,傾出待冷,以鵝翎拂膏於腫上。四圍赤處,中留腫頭泄氣。
如未膿即內消,已作頭即撮小,已潰即排膿,若病久肌肉爛,落出見筋骨者,即塗細布上貼之。干即易,逐日瘡收斂口,但中膈不穴者,即無不瘥。已潰者,用時先以豬蹄湯,洗去膿血。挹干然後上藥,其瘡切忌手觸動嫩肉,仍不可以口吹陰風及腋氣、月經孕婦見之,合藥時,亦忌此等。初時一日一換,十日後二日一換,此藥要極細,方有效,若不細,塗之即痛也。
煅久亦無效,臨用方鍛,煅過即研,細若飛塵,一二兩可治一癰疽矣。
白話文:
麥飯石,這是一種在治療背部發炎生瘡有著神奇效果的礦石。使用時,先將礦石破碎至棋子大小,再以炭火燒紅,隨後投入米醋中浸泡,待其冷卻,再進行燒烤和浸泡,重複這個步驟十次。最後,將礦石研磨成極為細微的粉末,細到像飛揚的灰塵。同時準備一根連帶腦骨的鹿角,約二至三寸長,用炭火燒烤直到所有煙氣散盡,然後稱為「斂末」。
礦石粉末與鹿角斂末按照等量的比例混合,鹿角的分量則是礦石的兩倍。將三年陳的米醋倒入銀或石製容器,加熱至冒泡,隨後加入前面配好的藥粉,持續攪拌熬煮一段時間,直到濃度適中,然後倒出放置冷卻。用鵝毛將藥膏塗抹在患部周圍泛紅區域,但需保留中央的腫塊以便釋放熱氣。
若尚未化膿,此藥能助於內部消炎;已經發膿,可以縮小範圍;已經潰爛,則有助於排出膿液。對於長期病患,肌肉腐爛至露出筋骨的情況,可將藥膏塗抹在細布上,貼在患處。待藥膏乾燥後,應立即更換新的藥膏,每日傷口會逐漸收斂癒合,只要不是隔膜深處的傷口,都能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對於已經潰爛的傷口,在使用藥膏前,應先用豬蹄湯清洗掉膿血,然後擦乾,再塗上藥膏。
在處理傷口時,要避免用手觸碰新生肉質,也不能讓口腔呼出的風、腋下氣味、月經或孕婦接近傷口,制藥時也要避免這些。初期每日需更換一次藥膏,十天後可每兩天更換一次。藥膏必須極細才能發揮效果,否則塗抹時可能會引起疼痛。
若礦石煅燒太久,療效也會降低,因此最好在使用前才開始煅燒,煅燒後立即研磨成細粉,細到像飛揚的灰塵。一般來說,一二兩的礦石粉末足以治療一個膿包或瘡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