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全參卷四十 (26)

回本書目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全參卷四十 (26)

1. 樺木皮

生於西北陰寒之地、味苦,性涼、無毒。入手陽明經。苦涼之味,能除濕熱黃疸,乳癰腫痛。

樺木皮,主諸黃疸,濃煮汁飲之,乳癰腫痛,以北來真樺皮,燒存性研末。無灰酒調服錢余,即臥覺即瘥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樺木皮,它生長在西北寒冷的地方,味道苦澀,屬性偏涼,且無毒性。它主要作用於人體的腸胃經絡。

由於樺木皮有苦涼的味道,所以能用來消除濕熱導致的黃疸,以及乳腺炎引起的腫痛。

具體使用上,對於各類黃疸,可以將樺木皮濃煮後喝其汁液。對於乳腺炎引起的腫痛,則需用來自北方的純樺樹皮,燒成灰後研磨成粉。然後用不含灰分的酒調和約一錢的份量服用,服用後躺下休息,病狀就會得到緩解。

2. 赤檉木

赤檉木,一名西湖柳。稟春陽之氣以生,故色青而葉稍帶微赤,凌冬不調,其味甘鹹,其性溫而無毒,浮而升陽也。入足陽明手太陰少陰經,其以解驢馬血入肉發毒者,蓋驢馬性熱多毒,所以剝時熱血入肉,即能致毒,此藥味甘鹹。

甘得土氣,鹹得水氣,故能入血,解血分之毒,近世又以治痧疹熱毒,不能外出者,用為發散之神藥,蓋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熱毒熾於肺胃,則發斑疹於肌肉,以肺主皮毛,胃主肌肉也。此藥正入心肺胃三經,三經毒解,則邪透肌膚,而內熱自消。此皆開發升散,甘鹹微溫之功用也。

白話文:

【赤檉木】

赤檉木,又稱作西湖柳。它承載著春天的暖陽之氣而生長,所以它的顏色是青綠的,葉子上還帶著一絲淡紅,即使在嚴冬也不凋零。它的味道是甘甜中帶有一點鹹,性質溫和且無毒性,有浮動上升的作用,可以提升陽氣。

這種草藥能夠進入人體的足陽明、手太陰和少陰經脈,特別適用於解救驢馬血滲入肉中所產生的毒素。因為驢馬的本性熱且多毒,所以在宰殺牠們時,如果熱血滲入肉中,就可能導致毒素產生。而赤檉木的味道甘甜中帶鹹,甘甜代表了土地的氣息,鹹味則代表了水的氣息,因此它可以進入血液,解開血液中的毒素。

近年來,赤檉木也被用來治療痧疹和熱毒,對於那些無法從身體內部排出的熱毒,它就像神藥一樣能幫助排毒。各種疼痛、瘙癢、皮膚病,都與心火過旺有關;肺胃熱毒旺盛,就會在肌肉上形成疹子,因為肺主宰皮毛,胃主宰肌肉。赤檉木正好能進入心、肺、胃這三個主要經脈,當這三個經脈的毒素被清除後,邪氣就能透過皮膚排出,內在的熱毒也會自行消失。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赤檉木那種能提升陽氣,甘甜微溫的特性。

3. 柳花

柳花,貼炙瘡而治濕痹攣急。根理齒痛而漱出疳涎。葉療心腹血痛。枝治風毒癮癢。

白話文:

柳花的部分,可以貼在燒傷處以治療因濕氣所引起的關節僵硬疼痛。柳樹的根部能緩解牙痛,用其煎水漱口可清除導致牙牀病變的污垢。柳葉能夠治療心腹內的血痛問題。柳樹的枝條則可用來治療風濕所引發的皮膚瘙癢和毒素。

4. 水楊

水楊葉嫩枝,生於涯涘之旁,得水土之陰氣偏多,故味苦氣平無毒。得苦涼之氣,內服可散濕熱赤白痢疾,外浴和暢血凝,氣滯痘瘡。

白話文:

水楊的嫩葉和枝條,生長在河岸邊,吸收了較多的水土陰涼之氣,因此其味道苦澀,性質平和且無毒性。由於它具有苦涼的特性,內服可以幫助去除身體的濕熱,改善赤白痢疾的情況;外用洗浴則能調和血液,舒緩因氣滯所導致的痘瘡問題。

5. 南藤

石南一名鬼目,得庚金之氣,故味辛、苦,氣平,有小毒。陰中陽也。入足厥陰經、足少陰經。得金類之厚者,則能生水,故專入肝腎,則內傷陰衰自起,皮毛自利,而腳弱自健也。女子久服,切切思男者,亦以補腎氣助陽火耳。

南藤。即公丁藤,專治風疼,用漬酒服,排風邪,強腰膝,除痹扶腳弱,補衰起陽性烈,亦可磨吞,令人皓髮變黑。又石南藤生於石上,治腎衰腳弱最宜,療風淫濕痹並效,女人不可久服,犯則切切思男。其實殺蟲毒尤靈。亦逐風痹積聚。

白話文:

【南藤】

石南,又名鬼目,它吸收了金屬之氣,因此味道辛辣且微苦,氣性平和,但具有輕微毒性。它屬於陰中有陽的特性。主要影響足厥陰經和足少陰經。當它與金屬類物質結合,能產生滋養作用,所以特別能深入肝腎,使得因內傷導致的陰氣衰弱得以恢復,皮膚毛髮變得健康,腳力也更強壯。女性長期服用,會增強對男性的渴望,這也是因為它能補腎氣、助長陽氣。

南藤,也就是公丁藤,專門治療風濕疼痛,可以泡酒飲用,排除風邪,強化腰膝,去除關節痛及支撐腳力,對於補充元氣、激發男性活力效果強烈,也可研磨後吞服,讓人頭髮從灰白轉為烏黑。此外,生長在岩石上的石南藤,對於治療腎虛腳弱尤其適合,對於風濕及濕痹症狀也有療效,但是女性不宜長期服用,否則會增加對男性的渴望。它的果實殺蟲解毒的效果極佳,也能驅散風濕積聚。

希望這個翻譯能幫到你。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