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全參卷四十 (15)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全參卷四十 (15)
1. 乳香
得木氣而兼火化,苦辛,微溫,無毒。入足太陰,手少陰,兼入厥陰經,故其所治皆三經之病也。箬上烘去油,同燈芯研則細。
乳香諸經卒痛,心腹急痛,諸般惡瘡,一切腫毒,一切疼痛,惡痢殊痛,刮腸痛風,異常楚毒,護心活血解毒生肌,產科亦用。然乳香功專生血而主心,沒藥功專散血而主肝。
主治(痘疹合參),去惡氣,調氣血,定諸經之痛,內消腫毒,外治毒氣,性能伸筋,故筋不伸者,敷藥必用也。凡痘後餘毒,諸瘡潰癰生肌止痛皆用,然瘡癰已潰者勿服。膿血過多者勿敷,以其辛香走竄氣血,更有利水淡滲之功耳。
白話文:
[乳香]
這是一種受到木氣影響且兼有火化的特性,味道苦辛,性質微溫,並無毒性。它主要作用於足太陰、手少陰經脈,同時也能影響到厥陰經脈,所以它可以治療的病症大多與這三個經脈相關。在使用時,可以將其放在箬上烘烤去除油脂,再和燈芯一起研磨至細粉。
乳香對於各種突然發生的疼痛,如心腹急痛,以及各類惡性瘡瘍、腫毒、疼痛,嚴重的痢疾疼痛,腸道疼痛風濕,非同尋常的痛苦,能護心、活血、解毒、促進肌肉生長,甚至在產科也有應用。然而,乳香的主要功效是促進血液生成,對心臟有益;而沒藥的主要功效是散血,對肝臟有益。
它的主要療效(可與痘疹治療相結合)包括驅除惡氣,調理氣血,緩解各種疼痛,內部消解腫毒,外部治療毒氣,能舒展筋骨,因此,對於筋骨無法伸展的情況,使用藥膏時必定會用到。無論是痘疹後遺症,還是各類瘡瘍的癒合、生肌、止痛,都會用到它,但對於已經潰破的瘡瘍,就不要口服。對於流膿血過多的情況,也不要外敷,因為它的辛香成分可能導致氣血過度流動,但它同時也有利尿和淡滲的功效。
2. 沒藥
稟金水之氣以生,故味苦,辛,微寒,無毒,陰也。入足厥陰經。夫惡瘡痔漏,皆因血熱瘀滯,而成金刀杖瘡,亦皆血肉受傷。而致此藥,苦能泄辛能散,寒能除熱。水屬陰,血以類相從,故能入陰分,而散瘀血。及治血熱諸瘡也。孕婦忌服,血虛腹疼癰疽已潰,並宜忌之,製法同乳香。
沒藥,散血止痛,一切金瘡杖瘡,惡瘡痔瘻,損傷瘀血腫痛,及產後心腹血氣刺痛。然乳香能活血去風伸筋,沒藥能散瘀去腐,皆能止痛生肌者,令血勿凝泣也。產後惡露去多,及癰疽已潰者,並忌之。
主治(痘疹合參),治痘餘毒成癰,破血理氣,止痛而不主虛也。
白話文:
[沒藥]
沒藥是汲取了金屬和水的精氣生長而成,因此其味道苦、辛,性質微寒,無毒,屬陰性。它主要影響人體的足厥陰經脈。惡瘡、痔瘡、瘻管等病症,通常是因爲血液過熱導致瘀血停滯而形成;金刀杖瘡等創傷,則是因爲血肉受到損傷所致。沒藥的苦味能夠瀉下,辛味可以發散,寒性可以清熱。水屬性陰,血液與之同類,所以沒藥能夠深入陰分,散開瘀血,並且治療由血熱引起的各類瘡疾。但孕婦應避免服用,血虛引起腹部疼痛、癰疽已經潰爛的情況下,也應該避免使用。其製備方法與乳香相同。
沒藥具有散血、止痛的功效,適用於各種創傷、杖傷、惡瘡、痔瘡、瘻管,以及因爲損傷導致的瘀血腫痛,產後心腹血氣刺痛等症狀。然而,乳香能夠活血、祛風、伸筋,沒藥則能散瘀、去腐,兩者都能止痛、促進肌肉生長,使血液不凝固。但在產後惡露過多,或者癰疽已經潰爛的情況下,應該避免使用。
主要治療(參考痘疹治療),用於治療痘疹後形成的癰瘡,能破血、調理氣血、止痛,但並不適合用於治療虛弱狀態。
3. 山茱
稟天地春生之氣,兼得木之酸味,微溫而無毒。入足厥陰、足少陰經,所以專入肝腎,能生精益髓,並助閉藏之司斂。風木之動,以治內風也。宜去核,酒潤蒸,曬乾用。
山茱,溫肝補腎,益髓固精,暖腰膝,興陽道,長陰莖,肝腎之藥,安五臟,通九竅,結小便明目,腸胃風邪寒熱疝瘕。頭風風氣去來,小便淋瀝遺尿,鼻塞目黃耳聾面皰,溫中下氣出汗強陰,澀司去脫,遺滑之要藥也。
按:山茱萸,味厚固精,味酸滋肝,性溫而潤,故於水木多功,夫溫暖之劑,方有益於元陽,故四時之令春生而秋殺,萬物之性,喜暖而惡寒,腎肝居至陰之地,非陽和之氣,則陰何以生乎?山茱正人二經,氣溫而主補,味酸而主斂,故精氣益而腰膝強也。惟小便不利,強陽不痿者勿用。
白話文:
[山茱]
山茱承載了大自然春季生發的力量,同時具有木的酸味,性質微溫且無毒性。它主要影響肝和腎兩條經絡,因此專門滋補肝腎,能增強體力,滋養骨髓,並有助於收斂精氣。它能治療由內在風邪引發的病症。使用前應去除果核,以酒潤濕後蒸煮,再曬乾使用。
山茱有溫補肝腎、增強精力、固精壯陽的功效,能溫暖腰部和膝蓋,促進男性性功能,增長陰莖。作為滋補肝腎的良藥,它能安定五臟、暢通九竅,有利於縮小便,明亮視力,並能調理腸胃風邪、寒熱疝瘕等病症。它對頭部風氣、頻繁小便或遺尿、鼻塞、黃疸、耳聾、面部粉刺等症狀也有療效。此外,它還能溫中下氣、出汗、增強性能力,是止汗、防止脫髮、治療遺精滑精的重要藥材。
山茱萸味道醇厚,能固精;其酸味能滋養肝臟;性質溫潤,對於肝腎有著獨特的效果。溫暖的藥性對提升元氣大有裨益。自然界中,春季生機勃發,秋季則是收穫與凋零,萬物皆喜愛溫暖而畏懼寒冷。肝腎處於身體最深處,若缺乏陽氣的滋養,陰氣又如何得以生長呢?山茱萸正好能夠深入肝腎,其溫暖的氣質主要用於補益,酸味則有助於收斂,因此能提升精力,強化腰膝。然而,對於小便不順或性功能過度旺盛的人,應避免使用。
4. 杜仲
稟陽氣之肥,得金氣之厚,故味辛、甘,氣平,微溫,無毒。入足少陰兼入足厥陰經,功專肝腎,故所主治皆筋骨之病,專用補腎,淡鹽酒拌炒。若同調補筋骨藥用,則生用,或酒炒;若同祛濕除痹藥用,以姜酒拌炒。同滋補藥則益筋骨之氣血,同祛風藥則去筋骨之風濕,總所主不離筋骨也。
杜仲,益腎添精,治腰脊疼痛難伸,補中強志,止夢遺,小便餘瀝,助肝腎,堅筋骨,除陰癢,去囊濕,痿痹癱軟必需,腳痛不能踐地立效,補腎氣,潤肝燥。牛膝主下部血分,杜仲主下部氣分,故每相須為用,東垣云:杜仲能使筋骨相著。
按:杜仲性溫而不助火,可以久服,功專腎肝二經,直走下部,筋骨氣分,牛膝直走下部經絡血分,熟地滋補腎肝筋骨精髓之內,續斷調補筋骨曲節氣血之間,故數味每相須為用,以為筋骨氣血之需,互相佐使成功也。
白話文:
[杜仲]
杜仲吸收了豐富的陽氣和金氣,因此它的味道是辛和甘的,性質平和,微帶溫熱,且沒有毒性。它主要影響足少陰和足厥陰兩條經絡,特別對肝腎有功效,所以常被用來治療與筋骨相關的疾病,專門用於補腎,通常會用淡鹽酒拌炒後使用。如果要配合其他補筋骨的藥物,則可能直接生用,或者用酒炒過;如果要與祛濕除痹的藥物一同使用,則需要用薑和酒拌炒。與滋補藥物一起使用,能增強筋骨的氣血;與祛風藥物一同使用,能去除筋骨中的風濕,總的來說,其主要功能都與筋骨有關。
杜仲能補腎增加精氣,能治療腰背疼痛難以伸展,補充中氣,強壯意志,防止夢遺,改善小便淋漓不盡的情況,有助於肝腎,強化筋骨,消除陰部瘙癢,去除下體濕氣,對於痿痹癱軟的病症非常必要,對於腳痛不能站立的情況,效果顯著,能補腎氣,潤澤肝臟的乾燥。
杜仲和牛膝經常一起使用,牛膝主要影響下身的血液循環,而杜仲則主要影響下身的氣息運行,因此二者常常搭配使用。東垣先生曾說:杜仲能使筋骨緊密結合。
根據記載:杜仲性質溫和,不會助長體內的火氣,可以長期服用,主要作用在腎和肝兩個臟器,直接影響到下身的筋骨和氣息運行。牛膝則直接影響下身的經絡和血液循環。熟地滋補腎和肝的筋骨和精髓,續斷則調理筋骨和關節間的氣血,因此這幾種藥物常常搭配使用,以滿足筋骨和氣血的需求,相互輔助,共同發揮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