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全參卷四十 (10)

回本書目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全參卷四十 (10)

1. 淡竹葉

稟陰氣以生,故味甘,寒,無毒。入足陽明、手少陰經。

淡竹葉,逐上氣咳逆喘促,胸中痰熱作嗽,退虛熱,煩躁不眠,陽明客熱發渴,專涼心經,並清肺胃,利水消痰,有走無守,不能益人,孕婦忌服,其竹刮去青色,向里黃皮,名竹茹,主胃熱呃逆,噎膈嘔噦,胎前惡阻嘔吐,用之神效,雖與竹葉同本,然得土氣居多,故味甘微寒,專入足陽明經也。

主治(痘疹合參),涼心除熱,解煩止渴,喘咳痰熱,驚悸不語,胸中煩熱通用,但不宜於初起灌漿之時,且竹能損氣,故古人以筍為刮腸篦,宜暫不宜久也。

蛀竹屑,即年久枯竹中蠹屑也。竹之餘氣尚存,氣味甘平無毒,甘能解毒,平則兼散,竹性最涼,故為蝕膿長肉之神藥。同象牙真珠白礬等藥,能消漏管,耳出臭膿,用蛀竹屑、胭脂胚子等份,麝香少許,為末,吹之。耳膿作痛,因水入耳中者,蛀竹屑一錢,膩粉一錢,麝香五分為末,以綿杖絞淨,送藥入耳,以綿塞定,若有惡物,放令流出,甚者三度必愈。濕毒臁瘡,蛀竹屑黃柏末等分,先以蔥椒茶湯洗淨,揀之,日一次效。

湯火灼瘡,蛀竹屑末敷之亦愈。

白話文:

【淡竹葉】

淡竹葉是藉由陰氣生長而成,因此它的味道是甘甜且性質偏寒,並無毒性。它主要影響的是足陽明和手少陰兩條經脈。

淡竹葉能夠幫助排出體內的上焦氣,對抗咳嗽、呼吸困難及胸部的痰熱,降低虛熱,緩解煩躁和失眠,對於因陽明經絡受到異常熱量而導致的口渴有特別的冷卻效果。它專門冷卻心臟的運作,同時也能清潔肺部和胃部,促進水分代謝,消除痰液,但它只在身體裡流動,無法停留,所以無法為人體帶來長期的好處。孕婦應該避免服用。將竹子颳去外層的青色,露出內部的黃色表皮,這被稱為竹茹,它主要針對胃熱引起的打嗝、吞嚥困難和嘔吐,對孕婦的孕吐也有神奇的效果。雖然竹葉和淡竹葉來自同一種植物,但竹茹更偏向吸收地氣,所以味道甘甜且稍微偏寒,專門進入足陽明經脈。

淡竹葉主要的功效是冷卻心臟、去除熱氣、解煩止渴。對於喘息、咳嗽、痰熱、驚悸、胸中煩熱等症狀都有普遍的治療效果,但在痘疹剛開始灌漿的階段並不適合使用,而且竹類食物容易消耗元氣,古人常將竹筍比喻為刮腸篦,適合短期食用但不宜長期。

蛀竹屑,即多年老竹中被蟲蛀食後產生的粉末。竹子殘留的氣息尚存,其味道甘甜,性質平和,無毒。甘甜可以解毒,性質平和則有助於散熱,竹子的特性就是涼爽,所以蛀竹屑成為了治療膿瘡和促進新肉生長的神奇藥物。與象牙、珍珠、白礬等藥物一起使用,能有效治療膿漏管和耳部臭膿。對於耳朵疼痛的情況,若是因水進入耳中所導致,可用蛀竹屑、膩粉和少量麝香製成藥末,用棉棒清理耳道後,將藥粉送入耳中,再用棉花堵住,如果耳中有異物,會使其自然流出,嚴重的三次一定能痊癒。對於濕毒引起的腿腳潰瘍,可用蛀竹屑和黃柏粉末等量混合,先用蔥椒茶清洗患部,再塗抹藥膏,每天一次可見效。

對於燒燙傷,將蛀竹屑磨成粉末敷在傷口上也能達到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