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全參卷四十 (4)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全參卷四十 (4)
1. 桑白皮
得土金之氣,故味甘兼辛,氣寒,無毒。入手太陰經。甘以固元氣而補不足,辛以瀉肺氣之有餘。凡肺中火氣、水氣、痰、氣,喘嗽唾血,咸切除之。且甘寒補益,善縫金瘡傷損,立愈。葉,味甘氣寒,甘寒相合,故涼血下氣益陰,陰虛寒熱,其味兼燥,故除腳氣水腫,原稟金氣,經霜則更得天地之清肅,故能祛風明目。宜東行深土者佳,出土上者殺人,入清熱疏散宜生用。
入補肺藥宜蜜水拌炒用。
桑白皮,入太陰肺臟,甘助元氣而補勞怯虛羸,辛瀉火邪,而止喘嗽唾血,利水消腫,解渴驅痰,大抵瀉有餘,此其長,補不足,此其短。所以有性不純良,不宜多服之戒,肺虛而小便利者尤忌之。有以桑皮為肺中之氣藥,紫菀為肺中之血藥,敢色以調劑也。葉經霜者煮湯洗眼,去風淚殊勝,鹽搗敷蛇蟲咬毒,蒸搗罨撲損瘀凝,煎代茶消水腫,腳浮下氣,令關節利,研作散,止霍亂吐瀉,出汗除風痹痛。
枝煎常飲,耳目聰明,去腳氣,手足拘攣,治風癢,皮毛枯槁,陰管通便,眼眶退暈,利喘嗽逆氣,消焮腫毒癰。椹乃桑之精華所結,味甘氣寒,為益血除熱養陰之藥,收採曬乾,蜜和丸散,利關竅,鎮神魂,久服不飢,聰耳明目,黑椹絞汁,熬膏加蜜,解金石燥熱,止渴,染鬚髮,皓首成烏。
桑耳,又名桑菌,又名桑黃,醇酒煎嘗,散血如神,止血甚捷,黑者主女人癥瘕崩漏及乳癰暴來,黃者治男子癖飲積聚腹痛,金瘡初得,若色黃熱陳白,止泄補益元陽。桑上寄生,節間生出,葉厚軟如橘葉,莖肥脆似槐枚,碎其實,稠黏有汁,折其莖以色深黃,仍取纏附桑枝為貴,散瘡瘍,道風濕,卻背強腰痛篤疾,安胎孕,下乳汁,止崩中漏血沉疴,胎產內傷,產後余疾,健筋骨,充肌膚,愈金瘡益血脈,長鬚發,堅牙齒,乃風濕攣疼之聖藥。
按:桑寄生,感桑之精氣而生,故味苦甘,其氣平和,不寒不熱,無毒,主治一本於桑,因抽其精陰,故力尤勝,所以為益血和血,除濕祛風,除痹安胎,產後諸症之用也。
主治(痘疹合參),桑白皮,瀉肺定喘,下氣寬胸。咳嗽吐血,消痰止渴。桑蟲凡痘初起,大能發痘,或隨出隨沒者神妙。若氣虛塌陷,不能灌漿者,亦可用大桑蟲,有人參之功。若取其漿沖人參湯服,尤能補托。沖紫草湯服,又能清托血熱痘症,但已發透者,並灌漿足者,及泄瀉者不可過用。
白話文:
[桑白皮]
桑白皮吸收了土壤與金屬的特性,因此味道甘甜中帶點辛辣,性質偏寒,無毒性。它主要影響肺部。甘甜的味道有助於鞏固體內的元氣,補充身體的不足;辛辣則能平衡肺部過剩的氣息。對於肺部的火氣、水氣、痰多、氣喘、咳嗽、咳血等問題,都有很好的療效。此外,由於它的甘寒性質,對於金屬創傷的修復也有卓越的效果,能夠快速促進傷口癒合。桑樹葉子同樣甘寒,因此可以冷卻血液、降低體內氣息,增強體陰。對於陰虛引起的寒熱現象,以及腳部水腫,桑葉都有一定的改善效果。桑白皮在經過霜凍後,更能得到自然界的清新和肅穆,因此對去除風濕、明亮視力有幫助。
在使用時,選擇東方深厚土壤中生長的桑白皮最為理想,而生長在地面以上的部分則應避免使用。在清熱散風的應用中,宜生用;在補肺的藥物中,則應用蜂蜜拌炒後使用。
桑白皮進入肺部,甘甜能輔助元氣,補充疲憊虛弱的身體,辛辣能抑制火邪,止住喘息和咳血,有利於水分排出和消除腫脹,緩解口渴和驅除痰液。總的來說,它主要的作用是平衡過剩,但補充不足則非其所長。因此,桑白皮的性質並不純粹,不宜過量服用。特別是肺虛且尿頻的人應避免使用。有些人認為桑白皮是肺部氣的藥物,紫苑是肺部血的藥物,兩者可以互相調和。桑葉經霜凍後煮成的湯水用於洗眼,能有效去除風濕和眼淚。鹽搗碎的桑葉敷在被蛇蟲咬傷的地方,能解毒。蒸熟搗碎的桑葉敷在受傷處,能去除瘀血。煎煮的桑葉代茶飲,能消除水腫和腳部浮腫,讓關節活動自如。研磨成粉的桑葉,能止住霍亂引起的嘔吐和腹瀉,排汗並去除風濕引起的疼痛。
桑樹枝煎煮後經常飲用,能提高聽覺和視覺,去除腳氣和手腳拘束,治療皮膚瘙癢,使皮膚毛髮健康,通暢陰道,減少眼睛周圍的暗沉,緩解喘息和逆氣,消除腫脹和毒癰。桑葚是桑樹的精華結晶,味道甘甜,性質偏寒,是補血、降熱、滋陰的好藥。收集後曬乾,加入蜂蜜製成丸狀或散狀,能疏通關節,安定心靈,長期服用可讓人不易感到飢餓,提高聽覺和視覺,使頭髮從灰白轉為黑色。
桑耳,又稱桑菌或桑黃,用醇酒煎煮後食用,能活血化瘀,止血效果極快。黑色的桑耳對女性的癥瘕、崩漏和乳癰有很好的療效,黃色的桑耳則適用於男性的癖飲、積聚和腹部疼痛。新鮮的金傷口,如果呈現黃色且熱度高,可以用桑耳來止血,並補充元陽。寄生在桑樹上的寄生植物,從節間生長出來,葉子厚軟,形狀像橘葉,莖部肥壯且易斷,形狀像槐樹的花苞。折斷後,可以看到深黃色的內部,纏繞在桑樹枝上為最佳。它能分散瘡瘍,治療風濕,緩解背部和腰部的疼痛,對胎兒和產後的護理有益,增加乳汁分泌,止住崩中漏血,對產後的疾病有很好的療效,強化筋骨,滋潤肌膚,治療金傷口,補充血脈,增長鬚髮,堅固牙齒,是治療風濕和痙攣疼痛的聖藥。
桑寄生因為吸收了桑樹的精氣而生長,因此味道苦澀而甘甜,性質溫和,既不寒也不熱,無毒性。它主要的功效來自於桑樹,但因為吸取了桑樹的精華,所以功效更強。因此,它可以用於補血、和血、除濕、祛風、除痹、安胎、產後各種症狀的治療。
總結來說,桑白皮能清肺止喘,舒緩胸部不適。對於咳嗽、吐血、消除痰液和止渴都有很好的效果。桑蟲對於初期出現的痘疹有很好的發痘作用,對於隨出隨沒的痘疹更是神效。如果氣虛導致痘疹塌陷,無法灌漿,也可以使用大桑蟲,具有人參般的功效。如果取其漿液沖入人參湯中服用,更能起到補充和支撐的作用。沖入紫草湯中服用,能清除血熱,對痘疹有清熱和託舉的作用。但是,對於已經充分發育的痘疹,或者已經灌漿充足的痘疹,以及有泄瀉的人,不宜過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