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三十八 (22)

回本書目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三十八 (22)

1. 決明子

得水土陰精之氣,兼稟乎清陽者,故其味鹹苦,甘平微寒無毒。鹹得水氣,甘得土氣,苦可泄熱,平和胃氣,寒能益陰泄熱,足厥陰肝家正藥。入膽腎,又可作枕,治頭風明目。

決明子,除肝熱,尤和肝氣,收目淚,止目疼痛,明目仙丹,頭風兼驅,得沙苑蒺藜、甘菊、枸杞、生地、女貞實、槐實、穀精草,補肝明目益精之要藥,功力更優。

主治(痘疹合參),主青盲目淫,膚赤白膜,腫痛淚出,除肝家熱。

白話文:

[決明子]

決明子吸收了大地水土的陰性精華,同時也得到了清新的陽氣,因此它的味道是鹹、苦、甘,屬性平和且微帶寒意,無毒性。鹹味來自於水的特性,甘味則來自於土地的養分,苦味能幫助排除體內熱氣,而平和的屬性可以調和胃氣,寒涼的特性能夠滋潤陰分並排除熱氣,是對肝臟極有益處的良藥。它主要影響膽與腎兩個器官,同時也能用來做為枕頭填充物,對於治療頭痛與保護視力有良好效果。

決明子可以消除肝臟的熱氣,特別是對於調節肝氣有著顯著效果,能減少眼淚分泌,緩解眼睛疼痛,對於提升視力有如仙丹般的效果,同時也能驅散頭部的風邪。若與沙苑蒺藜、甘菊、枸杞、生地、女貞子、槐米以及穀精草等草藥一同使用,能有效補充肝臟,增強視力,並滋養精氣,功效更為顯著。

其主要療效包括:(配合治療痘疹)可以治療青光眼、視力模糊、眼睛紅腫、白內障、眼瞼腫痛、淚腺過度分泌,以及消除肝臟的熱氣。

2. 蒺藜子

蒺藜有二種:一種同州沙苑白蒺藜,一種秦州刺蒺藜。白者感馬精所生,刺者感地中陽氣所生。《本經》苦溫;《別錄》加辛及微寒並無毒。宜炒搗去刺。

刺蒺藜,質輕色白,象金入肝。夫肝雖有藏血之體,而血非可留之物,留則不虛,靈而血惡,斯致疾矣。蒺藜宣行快便,故主婦人癥結積聚,能破男子遺尿泄精,能止腎虛腰痛,傷中勞乏,催生落胎,除煩下氣,乳髮帶下,易效,肺痿膿血可瘳;療雙目赤痛,翳生不已;治遍身白癜,搔癢難當,除喉痹頭痛,消痔瘻陰汗,去惡血長肌肉,明目輕身,多主肝經,以味苦溫辛香,可以直散也。

又種沙苑者,質細色綠。專入腎經,以性寒質實,可以強陰,故益精療腎之功更勝。

主治(痘疹合參),擇白者宜炒過,方搗去刺後,研細入藥。凡痘瘡搔癢潰爛者,並痘後目患者,並宜。

白話文:

【蒺藜子】

蒺藜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產於同州沙苑的白色蒺藜,另一種是秦州的刺蒺藜。白色的蒺藜據說是由馬精生成,而有刺的則是由地中的陽氣生成。根據《本經》,它味道苦溫;《別錄》則補充說它還帶有辛味和微寒,且均無毒性。使用前應先炒過,然後搗碎去除刺。

刺蒺藜質地輕,顏色呈白色,象徵金屬,主要作用於肝臟。肝臟雖有儲存血液的功能,但血液並不是應該被長期囤積的物質,如果血液過於滯留,就會產生問題,靈活性下降,導致血液質量變差,進而引發疾病。蒺藜能促進血液循環,因此能治療婦女的癥結積聚,也能解決男性遺尿、泄精等問題,並能緩解腎虛引起的腰痛,以及因內傷或勞累引起的身體疲憊,能助產婦順利分娩,防止流產,能減緩煩躁情緒,降火氣,對乳汁分泌異常、帶下等症狀有良好效果,對於肺部萎縮伴有膿血的病症也能見效;能治療雙眼紅痛,消除眼球表面的異物;對全身白癜風、瘙癢難忍等症狀有療效,能消除喉嚨疼痛,減少痔瘻和私處出汗,有助於排出體內的廢血,促進肌肉生長,使視力清晰,身體輕盈,多針對肝臟功能,因為其苦溫辛香的味道,能直接散發開來。

另一種在沙苑種植的蒺藜,質地較細,顏色為綠色。這種蒺藜主要作用於腎臟,因其性質偏寒,質地堅實,能壯陽,因此在滋補精氣、療養腎臟方面的作用更佳。

主治痘疹,選擇白色的蒺藜,應先炒過,再搗碎去刺,研磨成細末後加入藥物中。對於痘疹後的搔癢、潰爛,以及痘疹後的眼部問題,都有良好的療效。

3. 纏豆藤

纏豆藤,和中解毒,宜端午日採陰乾,凡毛豆梗上纏繞細紅絲者佳,稀痘方中常用之。

白話文:

纏豆藤這種植物,具有調和中氣、解毒的功效,適合在端午節這天採摘後在陰涼處晾乾保存。選擇纏豆藤時,應選那些纏繞在毛豆梗上,呈現細紅絲狀的為最佳品質。纏豆藤在用於預防或治療出疹子不順(俗稱「稀痘」)的藥方中,是常見的成分。

4. 敗草

即牆頭陳柴。即稟穀氣之餘,久受寒暑,雨露日月精華,故為久潰瘡瘍之用最效耳。

敗草,宜東壁極陳者佳。或曬或焙研細;或敷瘡上;或襯席間,善解痘毒,滲濕之功神效,爛痘之所必需。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敗草」的用途,指的是牆頭上長時間被放置的舊木柴。這種舊木柴吸收了穀物的氣息,經過長時間的風吹雨淋,以及寒暑交替,積聚了雨露與日月的精華。因此,對於治療長期不愈的潰瘍有非常好的效果。

最好的敗草應該選取東側牆壁上,最為陳舊的。使用時,可以曬乾或烘乾後研磨成細末;或者直接鋪在傷口上;也可以放在牀單下。它能很好地解除痘疹的毒素,對於去除濕氣有著神奇的功效,更是治療嚴重痘疹所必需的。

換句話說,這種長期暴露在外的舊木柴,由於吸收了自然界的精華,對於治療某些疾病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別是對於一些長期無法癒合的傷口,以及濕疹等皮膚病,有很好的療效。

5. 夏枯草

稟純陽之氣,故冬至生,夏至枯也。且得金水之氣,故味苦辛,性微寒,無毒。入足厥陰、少陽經。辛能散結,苦能泄熱。故治一切寒熱瘰癧,破癥堅癭乳癰乳岩及火鬱目珠癰極怕日羞明之要藥。莖端作穗,開淡紫花,採陰乾用之。

夏枯草,味辛苦而性微寒,散結氣而解內熱,補肝血緩肝火,破癥堅癭瘤,散瘰癧鼠瘻,寒熱並治,濕痹兼卻,更治目珠疼痛,至夜則甚者如神,此草稟純陽之性,夏至後得陰氣即枯,所以治厥陰火鬱之目疾,及鬱怒所成乳岩乳癰,並一切癰腫也。(目眥白珠屬陽,故晝痛,點苦寒藥則效;黑珠屬陰,故夜痛,點苦寒藥反劇。

夏枯草,氣稟純陽,補厥陰血脈,故治夜痛如神,以純湯之氣,而勝濁陰,且散厥陰鬱火耳。

白話文:

夏枯草這種植物,因為充滿了純粹的陽氣,所以它在冬至時開始生長,到了夏至時就會枯萎。它同時擁有金與水的特性,因此它的味道有點苦和辛辣,性質略帶寒涼,而且沒有毒性。它主要作用於肝經與膽經。

夏枯草的辛香特性可以幫助散除結塊,其苦味又能清除熱氣。因此,對於各種冷熱交替的淋巴結腫大,以及硬塊、頸部腫瘤、乳腺炎、乳腺癌等病症,甚至因火氣過旺導致的眼睛疼痛,見光就畏縮的情況,都是極佳的治療選擇。它的花穗生長在莖頂,開出淡紫色的花朵,通常會在陰涼處晾幹後使用。

夏枯草的口感苦辛,性質微寒,能夠消散體內的結氣,清解內熱,補充肝臟血液,緩和肝火,消除頸部的硬塊與腫瘤,以及淋巴結核或皮下膿腫。它既能治療冷熱交加的病症,也能去除濕氣和風濕,更能有效治療眼睛疼痛,尤其是晚上更加嚴重的症狀,效果奇佳。因為夏枯草充滿純粹的陽氣,夏至後接觸到陰氣就會枯萎,所以它特別適合治療肝經火氣旺盛引起的眼疾,以及由憤怒引發的乳腺炎和乳腺癌,包括所有類型的腫瘤。

眼睛的白眼球屬於陽性,所以白天感到疼痛,滴一些苦寒的藥物就能緩解;黑眼球屬於陰性,所以夜晚疼痛,如果滴上苦寒的藥物反而會加重。然而,夏枯草充滿純粹的陽氣,可以補充肝經的血液,所以對於夜晚的疼痛有神奇的療效。這是因為夏枯草的純淨之氣能勝過體內的濁氣,並且能散去肝經的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