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三十八 (4)

回本書目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三十八 (4)

1. 菟絲子

稟春末夏初之氣以生,凝乎地之沖氣以成,感秋之氣而實,故味辛甘平無毒,為脾、腎、肝三經氣分要藥。宜揀去雜子,酒淨去土,曬乾炒燥,另磨細末,即入藥餌。勿使出氣,功力大見。若照古法,酒浸數目,煮搗成餅,則酸臭不堪,甚失沖和馨香之味,故多無效。況生成內含細絲,非酒浸成絲者。古人因難於磨細,故設法成餅,莫若多料另磨,則氣味得矣。

菟絲子,益氣強力,補髓添精,虛寒膝冷腰痛,鬼交夢遺精滑,肥健肌膚,堅強筋滑,續絕傷,強陰莖,尿有餘瀝,寒精自出,五勞七傷,口苦燥渴,稟中和之性,假氣而成,溫而不燥,不助相火,誠補腎中元陽聖藥也。但腎家多火,強陽不痿者;大便燥結者,宜忌之。

主治(痘疹合參),治痘瘡瘍塌虛寒,腰痛膝冷,明目稀痘。

按:菟絲子稟中和之性,凝正陽之氣,無根假氣以成形、故能續補先天元氣、宗氣。專治腎臟敗傷,寒精自出,尿有餘瀝。溫而不燥,補而不滯,又能補土之母,故進食止瀉並效。稀痘丹用之。亦培補先天不足之義也。然單服偏補人衛氣,故古人同熟地,名雙補丸;同元參,名玄兔丹,即此意也。

白話文:

【菟絲子】

菟絲子在春季末夏季初之際生長,凝聚大地中的和氣而成形,受到秋季的影響而結果實,因此其味道帶有微辛甘且性質平和,無毒性,是針對脾、腎、肝這三個臟器的重要藥材。使用時應挑選去除雜質,用酒清洗去除泥土,曬乾後炒至乾燥,再磨成細粉,直接用於藥物或食物中。避免讓其散發氣味,這樣功效會更顯著。如果按照古法,將其浸泡在酒中數日,再煮熟搗成餅狀,味道會變得酸臭,失去了原本的和氣與香氣,所以效果往往不佳。況且,菟絲子的內部本就含有細絲,並非是酒泡後才形成的。古人因為磨細困難,所以纔想出做成餅的方法,但若是大量使用,分別磨細,就能保留原有的氣味了。

菟絲子可以增強氣力,補充骨髓,增加精力,對於虛弱、寒冷引起的膝蓋冰冷、腰痛,以及精神恍惚導致的遺精、早洩等問題有改善效果。它還能讓肌膚豐滿健康,使筋骨堅韌,治療骨折,強化男性生殖器,改善尿頻,防止寒性的精液自行流出,對五勞七傷、口苦乾燥、口渴等症狀有療效。它具有中和的特性,由氣息形成,溫暖而不燥熱,不會助長體內的虛火,是補充腎臟元氣的聖品。然而,對於腎臟火旺、男性功能亢進的人,或是大便乾硬的人,應避免使用。

在治療痘疹方面,菟絲子可以治療痘疹後身體虛弱、腰痛、膝蓋冷,並有助於視力恢復,減少痘疤。

總的來說,菟絲子具有中和的特性,凝聚正陽之氣,無需依賴根部,依靠氣息形成,因此能補充先天的元氣和宗氣。特別適用於腎臟損傷,寒性的精液自行流出,尿頻等情況。它溫暖而不燥熱,補充而不阻塞,同時能補充脾臟的母親——腎臟,因此對於增進食慾和止瀉都有幫助。在稀痘丹中也有使用。這也是補充先天不足之意。然而,單獨服用可能過於偏向補益人體的衛氣,所以古人會將其與熟地黃一起使用,稱為雙補丸;或是與元參一起使用,稱為玄兔丹,都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