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三十七 (1)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三十七 (1)
1.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三十七
2. 草部上
3. 人參
得土中清陽之氣,稟春生少陽之令而生。味甘微寒,無毒。氣味均齊,不厚不薄,生多於降。又曰:微溫者,言其功用也:云微寒者,言其所稟也。有采來入沸湯,略沸即取起,焙乾或生,置無風處陰乾。凡帶生而採者,有皮力大;過熟而採者,無皮力馴。臨用切薄片,銀石器中慢火熬汁。
如入丸散,隔紙微火焙燥。如欲久藏,和炒米拌勻,同納瓶中封固,則久藏不壞,且得穀氣也。
人參味甘,合五行之正;性溫,得四氣之和。受天春升生髮之氣,稟地清陽至和之精,狀類人形,上應瑤光;故能回陽氣於垂絕,卻虛邪於俄頃,功魁群草,力等珍丹。入脾、肺二經,諸虛皆調,五臟均補。虛人服之,如陽春一至,萬物發生,猶飢得食。渴之得飲。至如肥白人任多服。
蒼黑人宜少投,亦言其概耳。益五臟真元不足,理肺金虛促短氣,瀉心肺脾胃火邪,治勞傷虛火上逆,健脈理中,生津止渴,開心益智,滋補元陽,卻驚悸。除夢邪、腸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脅逆滿;破堅積,宣壅滯,除健忘,興陽道,益精神,安魂魄。氣壯而胃自開,氣和而食自化,退虛火之聖藥也。
功專補中,然有虛寒虛熱之宜忌。今古議論,紛紜不一,總寒熱不拘,而虛實須別。如止虛弱,單服何疑?倘有寒熱偏症,便兼藥用,寒溫熱涼,配製得法,則寒熱皆所相宜,但貴審虛實之的確耳。氣虛者固不可遺,血虛者亦不可缺,無陽則陰無以生,而血脫者補氣,氣為水母也。
誠能挽功垂絕,從無形生出有形。多服宣通,少服壅滯。同苓朮則燥濕,同熟地則滋補,同麥冬則清潤,所佐異而功效便殊矣。至若肺脈洪實,火氣方逆,血熱妄行,氣尚未虛,痧症初發,斑點未形,傷寒始作,邪熱方熾,用之殆害,咎在人而不在藥耳。至於醒酒之功,以酒能大傷元氣,故培精力,以勝酒毒也。
及久潰癰疽,外科摻藥中用之,久患目疾,眼科淨藥中用之,咸獲其效,則其內服補虛培元之功,更可見矣。無神之肌肉皮毛受傷,皆假此而保全,何況有神有情之臟腑!氣血陰陽危困,能不藉此以挽救乎!?若煉膏投服,功力更優,韓飛霞曰:人參煉膏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一切產後病後,及癰疽出膿後,元氣未復者大獲奇效。
主治(痘疹合參),治痘之聖藥也。戒用於三日之前,補元氣而和中,生津液而止渴,安神健脈,托裡排膿,氣虛痘疹必用,既可補中以杜內陷,復能固表以免外剝,使正勝於邪,驅毒出外,俾毒假漿成毒,從漿化,雖有強邪,勿能為害。蓋無形之元氣,能生髮而不窮,則有形之疾病。
漸可消弭於無事也。但熱毒盛時禁用;血熱痘初禁用;痰壅症禁用:肺熱咳甚者禁用。必不得已,以苦茶湯浸過用無妨,此權宜之術耳。有同陳皮煎服者,反能盜泄元氣。故補太虛之證,所不宜並服也。古人消導藥中用之,使氣壯而運行自健,助其脾之所能也。發散藥中用之,乃養正而驅邪得力,令邪無可留之地也。
白話文:
【人參】
人參吸收了大地的清陽之氣,遵循春天生長的自然規律而成長。它的味道甘甜微帶寒意,且無毒性。它的氣味均衡,不濃烈也不淡薄,生長的能量多於下降的趨勢。又說,微溫指的是它的功能效應;微寒則是形容它本身的屬性。有人會將新採摘的人參放入沸水中快速煮一下,隨即取出,晾幹或直接放置於無風處陰乾。如果在生長期採摘,人參外皮較厚,功效較強;若是成熟期後才採摘,外皮較薄,功效較溫和。使用前,應切成薄片,在銀或石製容器中用慢火熬煮汁液。
若要加入丸劑或散劑,需隔紙微火烘乾。若想長期保存,可與炒米混合,一同放入瓶中密封,這樣不但能長時間保存,還能吸收穀物的氣息。
人參味道甘甜,符合五行中的中正之味;性質溫和,恰似四季的平衡。它接受了春天生機勃發的氣息,承載了大地清陽和諧的精華,形狀酷似人類,上應星宿之光,因此能在生命瀕臨絕境時回陽救逆,迅速擊退虛弱與邪氣,功效遠超眾多草藥,力量堪比珍貴的丹藥。它主要作用於脾、肺兩經,對各種虛弱狀態都有調節作用,全面補充五臟六腑。虛弱的人服用後,猶如春暖花開,萬物生長,如同飢餓者得到食物,口渴者獲得飲水。對於肥胖、膚色白皙的人,可以大量服用;對於膚色蒼黑的人,則應適量服用,這只是一個大致的指導原則。
人參能夠增強五臟真氣的不足,調理肺部虛弱導致的呼吸短促,清除心肺脾胃的火邪,治療勞損虛火上升,強健心脈,調理中焦,生津止渴,開心益智,滋補元陽,消除驚悸,祛除惡夢,緩解腸胃寒冷、心腹鼓脹疼痛,胸脅逆氣,清除堅固的積塊,宣通阻滯,改善健忘,提振性功能,增強精神,安定魂魄。氣血旺盛,胃功能自然增強;氣血平和,食物自然消化,是退虛火的聖藥。
它的主要功效是補中,然而對於虛寒或虛熱的患者,使用時需有所忌憚。古今學者的觀點紛繁不一,總的來說,無論寒熱,都應區分虛實。如果只是身體虛弱,單獨服用有何疑慮?倘若有寒熱偏重的症狀,則應結合其他藥物一起使用,根據寒、溫、熱、涼的性質合理搭配,那麼無論是寒還是熱,都能得到適宜的調理,關鍵是要準確辨別虛實。
對於氣血虛弱的人,人參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對於血液虧虛的人,也不可忽視,因為缺乏陽氣,陰氣就無法生成,所以對於失血過多的人,補氣是必要的,因為氣是水的母親,有助於血液的再生。
確實,人參能夠在生命瀕臨絕境時挽救人命,從無形之中生出有形的生命力。大量服用有助於通暢,少量服用可能導致阻滯。與茯苓、白朮搭配,能去濕;與熟地黃搭配,能滋補;與麥冬搭配,能清潤,不同的輔料會帶來截然不同的功效。如果肺部脈象洪大實硬,火氣上逆,血液過熱,氣血尚未虛弱,或是痧症剛剛發作,斑點尚未形成,或是感冒初期,邪熱旺盛,使用人參可能會有害,這不是藥物的問題,而是使用者未能正確判斷病情。
至於解酒的功效,由於酒精能嚴重傷害元氣,因此通過補充精力來抵抗酒精的毒性。對於長期潰瘍的瘡瘍,外科藥物中加入人參,對於長期的眼疾,眼科藥物中加入人參,都能取得良好效果,這進一步證明瞭人參內服補虛培元的功效。即使是沒有生命意識的肌肉和皮毛受傷,也能通過人參得到保護,更何況是有生命意識的臟腑!對於氣血陰陽的危急情況,怎能不借助人參來挽救呢?
若將人參熬製成膏狀服用,效果更佳,韓飛霞曾說:人參熬製成膏,能夠在無形之中回復元氣。對於產後、病後,以及瘡瘍排膿後元氣未復的情況,有奇效。
對於痘疹的治療,人參是不可或缺的聖藥。在痘疹發作前三天避免使用,它能補充元氣,調和中焦,生津止渴,安神健脈,幫助身體排出膿液,對於氣虛引起的痘疹尤其有效。它既能補中以防內陷,又能固表以防外脫,讓正氣勝過邪氣,驅使毒素從體內排出,使毒素轉化為漿液,從而化解毒素,即使邪氣強大,也不會造成危害。因為無形的元氣具有無窮的生發能力,因此有形的疾病逐漸消失,達到無病狀態。但在熱毒旺盛時禁止使用;在血液過熱,痘疹初發時禁止使用;對於痰多的症狀禁止使用;對於肺熱咳嗽嚴重的情況禁止使用。如果非用不可,可用苦茶湯浸泡後再使用,這只是一種權宜之計。如果與陳皮一起煎服,反而會消耗元氣。因此,對於極度虛弱的情況,不宜同時服用。
古人在消化導瀉的藥物中加入人參,使氣血旺盛,消化功能自然強健,這是為了增強脾臟的功能。在發散藥物中加入人參,是為了養正去邪,讓邪氣無處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