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三十六 (2)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三十六 (2)
1. 生產擇地土
凡諸草木蟲魚,各有相宜地產;氣味功力,自異尋常。奈有因憚遠路艱難,取近所產充用,殊不知,功力緩緊略殊者,倘倍加猶足去病,如氣味純駁大異者,若妄餌,必致損人。他如齊州半夏、華陰細辛、銀夏柴胡、甘肅枸杞。茅山玄胡索、蒼朮,懷慶乾山藥、地黃、歙白朮、綿黃耆、上黨參、交趾桂,每擅名因地,地勝藥靈。更宜家園者,勿雜山谷,自產菊花、桑根皮是爾。
或宜山谷者,難溷家園所栽,芍藥、牡丹皮為然。云在澤取滋潤,澤旁匪止澤藍葉也。云在石取清潔為上,豈特石菖蒲乎?東壁土及各土至微,打亦據理,千里水並諸般水極廣,烹必合宜,總不悖於《圖經》,才有益於藥劑。
白話文:
【生產擇地土】
所有的草木蟲魚,都有它們最適合生長的地方;而其氣味和功效,也因此與常見的有所不同。然而,有些人因為懼怕長途跋涉的困難,就選擇使用身邊地區所產的代替,卻不知道這樣做會導致藥效的強弱程度產生差異。如果藥效只是稍微減弱,加倍使用還能治病,但如果氣味和品質完全不同,盲目使用必然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比如齊州的半夏、華陰的細辛、銀夏的柴胡、甘肅的枸杞、茅山的玄胡索、蒼朮、懷慶的乾山藥、地黃、歙的白朮、綿的黃耆、上黨的人參、交趾的肉桂,這些藥材之所以出名,就是因為當地環境優越,使得藥材品質出眾。
對於自家花園種植的藥材,應該避免混雜山谷間野生的,像是菊花、桑根皮等,就是自家花園可以種植的。
有些藥材則適合在山谷中自然生長,不宜與家園栽培的混淆,如芍藥、牡丹皮等。
有些藥材生長在濕地,可以得到充足的水分,像澤藍葉就是其中一種。
有些藥材生長在岩石上,可以獲得清潔的環境,不只是石菖蒲,還有許多其他的藥材也是。
東壁的土和各地的土雖然微不足道,但其作用卻是根據道理而來的。千里之外的水和其他各種水雖然範圍廣闊,但在烹煮藥材時卻是最適合的。
總之,這些做法都不違背《圖經》的原則,對於製藥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