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摘粹》~ 雜證要法 (1)
雜證要法 (1)
1. 眩暈
〔眩暈提綱〕,眩因痰飲與肝風,或火或虛病亦同,辨證立方均得法,一投藥餌便成功。
二陳加味湯
(證附),專屬肝風眩暈時,苓甘陳夏喜兼施,防麻玉竹鉤藤入,加味煎湯效更奇。
二陳加味湯
(證附,二陳湯見上),眩暈如因痰飲生,二陳主治患能平,倍加半夏還兼澤,火盛元芩入更精。
一味鹿茸酒
(證附),珠生頂上號斑龍,頭眩因虛用此茸,好酒煎湯加麝飲,一杯靈藥快澆胸。
一味大黃散
(證附),大黃研末用茶調,好似金莖露降霄,眩暈確知因火得,一杯入腹熱全消。
白話文:
【眩暈】
【眩暈總結】眩暈的原因多是因為痰飲和肝風,也可能是火氣旺盛或是體虛所導致。只要對症下藥,找到合適的治療方法,就能達到良好的療效。
【二陳加味湯】
這款藥方主要針對由肝風引起的眩暈,常會加入茯苓、甘草、陳皮、半夏,再配合防風、麻黃、玉竹、鉤藤等成分。加味後熬煮成湯,其效果更佳。
【二陳加味湯】
這款藥方是為了治療因痰飲而產生的眩暈,主方為二陳湯,能有效緩解眩暈症狀。若痰飲較重,可增加半夏的份量,同時加入澤瀉。如果火氣較旺,則加入黃芩更適合。
【一味鹿茸酒】
鹿茸在頭頂部生成,有「斑龍」之稱,對於因體虛導致的眩暈,使用鹿茸非常適合。以好酒熬煮,加入麝香飲用,一杯下去,藥效快速發揮。
【一味大黃散】
將大黃研磨成粉,用茶水調和飲用,就像金莖露從天而降。對於因火氣導致的眩暈,喝一杯大黃散,熱氣就能完全消除。
2. 痰飲
〔痰飲提綱〕,胸中痰飲有由成,此病多因肺腎生,氣水停留全不化,偶增喘嗽令人驚。
小半夏加茯苓湯
(證附),痰飲停留脹滿時,法宜姜夏茯苓施,填胸濁氣全能治,用藥無多效出奇。
姜苓半夏湯
(證同上,方見心腹痛)
小青龍證
(方見傷寒),內停痰飲病非輕,咳嗽還兼喘逆生,此證須將何藥治,小青龍用患能平。
射干麻黃湯
(證附),麻黃達表可驅寒,紫菀款冬並射干,半夏更兼姜細味,因痰喘嗽治能安。
桂苓甘術湯
(證附),水飲停留化作痰,治須術桂合苓甘,扶陽去濕惟求本,立法誰將奧義諳。
真武證
(方見傷寒),腎陽不化水停時,上泛為痰勢甚危,治法務當求病本,湯煎真武總相宜。
十棗湯
(方見傷寒),水飲如停臟腑中,上居胸膈速宜攻,泄其氣分真良法,十棗湯投大有功。
豬苓證
(方見傷寒),積飲如停臍腹時,泄從水道法尤奇,豬苓湯用真神妙,奧義精微世莫知。
五苓證
(方見傷寒),胸內素多水飲停,浸淫漸入絡兼經,泄從汗孔須何藥,對證偏宜用五苓。
瓜蒂證
(方見傷寒),腹中痰飲有多端,在胃停留入食難,吐法須將瓜蒂用,一經服後遽然安。
白話文:
【痰飲】
痰飲在胸中的形成有其原因,這種病症多是由肺和腎的問題引起,體內氣和水無法正常代謝,偶爾會增加喘息咳嗽的症狀,讓人感到驚慌。
小半夏加茯苓湯
當痰飲停留在體內導致脹滿時,應使用薑、半夏和茯苓,這種方法可以治療填塞胸口的渾濁氣體,雖然使用的藥物不多,但效果卻非常顯著。
姜苓半夏湯
(此方也用於心腹痛)
小青龍證
體內痰飲的病症不容小覷,除了咳嗽外,還伴有喘息逆氣的現象,要治療這種症狀,可以使用小青龍湯,這種藥物能有效控制病情。
射干麻黃湯
麻黃能驅寒通表,加上紫苑、款冬花和射干,再加上半夏、薑和細辛,這能有效治療因痰引起的喘息和咳嗽。
桂苓甘術湯
水飲停留在體內轉化為痰,治療時應使用白朮、肉桂、茯苓和甘草,扶助陽氣,去除濕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真武證
當腎臟無法正常代謝水分,導致水停滯時,上泛為痰,情況非常危險,治療時應從根本上著手,使用真武湯最適合。
十棗湯
如果水飲停留在臟腑中,特別是在胸膈處,應立即進行攻擊,通過排除氣分的方法是有效的,使用十棗湯有很好的效果。
豬苓證
如果積飲停留在肚臍腹部,通過水道排出是個奇妙的方法,豬苓湯的效果非常好,其奧妙深遠,世人難以理解。
五苓證
如果胸內長期有水飲停留,漸漸影響到絡脈和經絡,應該使用什麼藥物來通過汗孔排泄呢?五苓湯最適合。
瓜蒂證
如果腹中有大量的痰飲,停留在胃部,影響進食,應該使用瓜蒂來催吐,一旦服用,病情會迅速改善。
3. 咳嗽
〔咳嗽提綱〕,欲知咳嗽所由生,外感內傷辨要清,寒熱實虛全識定,立方對證始能精。
二陳加蘇葉杏仁貝母湯
(證附),外感如須溫散時,二陳湯用卻能醫,再加杏貝兼蘇葉,去濕除風治嗽宜。
小青龍證,小柴胡證
(二方俱見傷寒),內停水飲郁難行,一感風寒嗽便生,湯用青龍溫散妙,柴胡清解患能平。
小建中證
(方見傷寒),內傷咳嗽病難安,氣血虛時並有寒,湯用建中原可治,補脾解表更舒肝。
麥門冬湯
(證附),火逆傷津嗽病深,麥冬半夏共人參,再加粳米兼甘草,補氣除邪更助陰。
千金麥門冬證
或感風寒或內傷,熱多乘肺勢難當,有時咳帶痰中血,病重尤宜用此方。
千金麥門冬湯
柏桑二葉可同煎,夏杏生薑紫菀全,再入地黃兼麥桔,火多咳嗽定能痊。
白話文:
【咳嗽】
如果要知道咳嗽的來源,必須清楚區分是由外部感染還是內部損傷引起的,對於咳嗽是因寒、熱、實、虛等不同性質,都要有全面的認識,這樣才能精確地對症下藥。
【二陳加蘇葉杏仁貝母湯】
在外部感染需要溫暖和疏散的情況下,使用二陳湯可以治療,再加入杏仁、貝母和蘇葉,這種組合能去除濕氣,消除風邪,適合治療咳嗽。
【小青龍證】,【小柴胡證】
(這兩種療法在傷寒中都有詳細描述)當身體內水飲積聚,流動困難,一旦感受風寒,咳嗽就會產生,使用小青龍湯溫暖和疏散效果極佳,而小柴胡湯則能清解病痛,使其平復。
【小建中證】
(這種療法在傷寒中也有提及)由於內部損傷引起的咳嗽,疾病往往難以平息,當氣血虛弱且伴有寒冷時,使用小建中湯可以治療,它能補脾、解表,同時舒緩肝臟。
【麥門冬湯】
當火逆傷及津液,導致咳嗽加重,可以使用麥門冬、半夏和人參,再加入粳米和甘草,這種組合可以補氣、去除邪氣,同時滋補陰分。
【千金麥門冬證】
無論是感受風寒還是內部損傷,當肺部受到熱邪的侵襲,勢頭難以控制,有時咳嗽會帶有痰中夾雜的血液,病情嚴重時,特別適合使用這種療法。
【千金麥門冬湯】
柏葉、桑葉可以一起煎煮,加上夏杏、生薑和紫菀,再加入地黃和麥冬,對於火氣旺盛導致的咳嗽,這種湯劑一定能夠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