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恕

《醫學摘粹》~ 傷寒證方歌括 (14)

回本書目錄

傷寒證方歌括 (14)

1. 當歸四逆證

(表寒而裡虛),泄利旋驚脈大時,因虛強下不相宜,設如浮革腸鳴候,湯用當歸四逆醫。

白話文:

(當有表面的寒氣而身體內部卻虛弱的情況下),如果出現腹瀉、心悸和脈搏加速的情況,因為身體虛弱,強行使用瀉下藥是不合適的。假若同時有腸胃發出聲音且脈象浮而無力的症狀,應該使用當歸四逆湯來治療。

2. 四逆證

(裡寒而厥逆,方見太陽壞病),大汗出時熱尚留,肢疼拘急利難休,惡寒厥冷宜溫里,四逆良方正可投。

白話文:

(當體內有寒氣導致四肢冰冷且逆亂,這是在描述太陽經病變後的情況),在大量出汗後,體內仍有熱氣留存,肢體感到疼痛並且肌肉緊繃,腹瀉持續無法停止,如果感覺到寒冷且四肢冰冷,應該使用溫熱的療法來調理體內,這種情況下,四逆湯是一個非常適合的治療選擇。

3. 通脈四逆證

(裡寒而陽郁,方見少陰臟病),一經下利谷仍完,外熱因知里有寒,汗出四肢如見厥,湯投通脈是仙丹。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

(證附,裡寒而上有浮熱),病本內寒便滑溏,復經吐下胃偏傷,宜清上熱溫中脘,湯用芩連參合姜。

白話文:

[通脈四逆證]

(這是因為體內寒冷且陽氣受抑,所以呈現出少陰臟腑的病症)一旦出現拉肚子但食物幾乎沒有消化的情況,從體表發熱可知體內其實很冷。如果病人出汗且四肢冰冷,這時使用通脈四逆湯,就像服用仙丹一樣有效。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

(此症狀附著於體內寒冷而上部有虛火的情況)疾病的根本在於體內寒冷,導致腹瀉且大便稀軟。再經過嘔吐或瀉下後,對胃部造成更大的傷害。應該要清除上部的熱氣,同時溫暖中焦脾胃,因此湯藥選用黃芩、黃連、人參和乾薑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