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
《丹溪手鏡》~ 卷之中 (4)
卷之中 (4)
1. 肩背痛(三十九)
脈促上緊者,肩背痛。沉而滑者,肩膂痛;洪而大者,風熱。
由風熱乘肺,手太陰經郁甚不行也,病則頰額腫,頸肩臑肘臂外後臁痛,小便數而少,如小便遺失者肺虛也。
治宜通經血,益元氣,散風熱,通氣散主之
羌活,獨活,防風,藁本(以上通經氣),黃芩,黃連(降火),虛加人參、黃耆。
白話文:
[肩背痛(三十九)]
脈象顯示促上且緊的人,會有肩背疼痛的情況。脈象沉而滑的人,會感到肩胛部位的疼痛;脈象洪而大的人,則可能是風熱引起的。
這是因為風熱侵襲肺部,導致手太陰經的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病情發作時,臉頰和額頭可能出現腫脹,脖子、肩膀、上臂、肘部及手臂後側也會疼痛,而且小便頻繁但量少,如果像尿失禁一樣,則是肺部虛弱的表現。
治療應當疏通經絡血液,補益元氣,驅散風熱,可使用通氣散為主要治療方式。
藥方包括:羌活,獨活,防風,藁本(以上用於疏通經絡氣血),黃芩,黃連(用於降火),若屬虛證,則需加入人參、黃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