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五、醫案 (36)

回本書目錄

五、醫案 (36)

1. 2.陰虛水腫

鄰村霍氏婦,年二十餘,因陰虛得水腫證。

病因,因陰分虛損,常作灼熱,浸至小便不利,積成水腫。

證候,頭面周身皆腫,以手按其腫處成凹,移時始能復原。日晡潮熱,心中亦恆覺發熱。小便赤澀,一日夜間不過通下一次。其脈左部弦細,右部弦而微硬,其數六至。

診斷,此證因陰分虛損,腎臟為虛熱所傷而生炎,是以不能漉水以利小便。且其左脈弦細,則肝之疏泄力減。可致小便不利,右脈弦硬,胃之蘊熱下溜,亦可使小便不利,是以積成水腫也。宜治以大滋真陰之品,俾其陰足自能退熱,則腎炎可愈,胃熱可清。肝木得腎水之涵濡,而其疏泄之力亦自充足,再輔以利小便之品作嚮導,其小便必然通利,所積之水腫亦不難徐消矣。

處方,生懷山藥(一兩),生懷地黃(六錢),生杭芍(六錢),玄參(五錢),大甘枸杞(五錢),沙參(四錢),滑石(三錢)

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復診,將藥連服四劑,小便已利,頭面周身之腫已消弱半,日晡之熱已無,心中仍有發熱之時,惟其脈仍數逾五至,知其陰分猶未充足也。仍宜注重補其真陰而少輔以利水之品。

處方,熟懷地黃(一兩),生杭芍(六錢),生懷山藥(五錢),大甘枸杞(五錢),柏子仁(四錢),玄參(四錢),沙參(三錢),生車前子(三錢裝袋),大雲苓片(二錢),鮮白茅根(五錢)

藥共十味,先將前九味水煎十餘沸,再入鮮白茅根,煎四五沸取湯一大盅,溫服。若無鮮白茅根,可代以鮮蘆根。至兩方皆重用芍藥者,因芍藥性善滋陰,而又善利小便,原為陰虛小便不利者之主藥也。

效果,將藥連服六劑,腫遂盡消,脈已復常,遂停服湯藥,俾日用生懷山藥細末兩許,熬作粥,少兌以鮮梨自然汁,當點心服之以善其後。

白話文:

[2.陰虛型水腫]

在鄰村有個姓霍的婦女,年約二十多歲,因為陰虛導致了水腫症狀。

病因,是因為她的陰氣不足,常感到身體發熱,進而影響到排尿功能,逐漸形成了水腫。

症狀,她的臉部、頭部和全身都出現了浮腫,用手按壓浮腫部位會留下凹陷,過一段時間才恢復。到了傍晚時刻,她的體溫會升高,心裡總是感覺到發熱。小便呈現紅色且排出困難,一天一夜可能只排尿一次。她左手脈搏細弱且呈弦狀,右手脈搏也呈弦狀且微硬,心跳速率每分鐘約六十次。

診斷,這是由於陰氣不足,腎臟受到虛火的侵蝕而產生炎症,因此無法正常排水,導致小便不順暢。而且她的左手脈象細弱,顯示肝臟的疏泄能力下降;右手脈象硬而緊繃,顯示胃部有熱毒,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導致了水腫的形成。治療上應使用大量滋養陰氣的藥物,一旦陰氣充足,體內熱度自然降低,腎炎得以治癒,胃熱也能得到清除。肝臟獲得腎臟水分的滋潤,疏泄功能也會增強。再輔以利尿藥物,小便必然會變得順暢,水腫的問題也能逐漸消除。

處方,懷山藥(一兩)、懷地黃(六錢)、杭芍(六錢)、玄參(五錢)、枸杞(五錢)、沙參(四錢)、滑石(三錢)。

將以上藥材煎煮成一大碗湯,溫熱服用。

追蹤,連續服用四劑藥後,小便已經變得順暢,頭面部和全身的浮腫減輕了一半,傍晚的發熱症狀已經消失,但偶爾還是會感到心中發熱,脈搏每分鐘超過五十次,顯示陰氣尚未完全恢復。仍需重視滋養陰氣,並輔以少量利尿藥物。

處方,熟地黃(一兩)、杭芍(六錢)、懷山藥(五錢)、枸杞(五錢)、柏子仁(四錢)、玄參(四錢)、沙參(三錢)、車前子(三錢,包裝)、茯苓片(二錢)、鮮白茅根(五錢)。

將前十種藥材用水煎煮十幾次沸騰後,再加入鮮白茅根,煮四五次沸騰後取一大碗湯,溫熱服用。如果找不到鮮白茅根,可以用鮮蘆根代替。兩份處方中都大量使用芍藥,因為芍藥既能滋陰,又能利尿,是陰虛型小便不順的主要治療藥物。

療效,連續服用六劑藥後,浮腫完全消退,脈搏恢復正常,於是停止服用湯藥,改為每天食用懷山藥細末,煮成粥,再加入一點新鮮梨的自然汁液,作為餐後點心,以鞏固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