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二、藥物 (50)

回本書目錄

二、藥物 (50)

1. 46.大麥芽解

(附:麥苗善治黃疸)

大麥芽:性平,味微酸(含有稀鹽酸,是以善消)。能入脾胃,消化一切飲食積聚,為補助脾胃藥之輔佐品(補脾胃以參、朮、耆為主,而以此輔之)。若與參、朮、耆並用,能運化其補益之力,不至作脹滿。為其性善消化,兼能通利二便,雖為脾胃之藥,而實善舒肝氣(舒肝宜生用,炒用之則無效)。夫肝主疏泄為腎行氣,為其力能舒肝,善助肝木疏泄以行腎氣,故又善於催生。

至婦人之乳汁為血所化,因其善於消化,微兼破血之性,故又善回乳(無子吃乳欲回乳者,用大麥芽二兩炒為末,每服五錢白湯下)。入丸散劑可炒用,入湯劑皆宜生用。

【附案】,一婦人年三十餘,氣分素弱,一日忽覺有氣結於上脘,不能上達亦不下降,俾單用生麥芽一兩,煎湯飲之,頓覺氣息通順。

一婦人年近四旬,脅下常常作疼,飲食入胃常停滯不下行,服藥數年不愈,此肝不升胃不降也。為疏方,用生麥芽四錢以升肝,生雞內金二錢以降胃,又加生懷山藥一兩以培養臟腑之氣化,防其因升之、降之而有所傷損,連服十餘劑,病遂全愈。

白話文:

[46.大麥芽功效解析]

大麥芽性質溫和,略帶微酸味道(其中含有的少量鹽酸,使它具有良好的消化效果)。它能夠進入脾胃,幫助消化各種食物積累,作為補脾胃藥物的輔助成分(補脾胃主要依賴人參、白朮、黃耆等,而大麥芽作為輔助)。如果與這些藥物一同使用,能夠促進其滋補力量的運轉,避免產生脹滿感。由於其強大的消化能力,同時也能通暢大小便,雖然它是脾胃的藥物,但實際上能有效調節肝氣(為了調節肝氣,應生用,炒制後使用則失去效果)。肝臟負責疏通和調節氣機,幫助腎臟運行氣血,因為大麥芽能調理肝氣,有助於肝臟的疏泄功能,從而推動腎氣運行,因此對於催產也有良好效果。

對於女性而言,乳汁是由血液轉化而來,由於大麥芽具有消化作用,並帶有微弱的活血特性,所以它還能幫助斷奶(對於不想哺乳的母親,可用炒製的大麥芽二兩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開水送服)。在製成丸散時可以炒制使用,在熬煮湯劑時則宜生用。

【案例附錄】

一位三十多歲的女性,身體氣虛,某日突然感到上腹部有氣結,既無法上行也不能下行,單獨使用生大麥芽一兩,煎湯飲用後,立刻感覺到氣流通順。

另一位接近四十歲的女性,經常感到側腹部疼痛,食物進入胃部後常停留不前,多年服用藥物未能痊癒,這是因為肝氣不升,胃氣不降所致。我開了一個處方,用生大麥芽四錢提升肝氣,生雞內金二錢降低胃氣,再加入生懷山藥一兩來培養臟腑氣化,防止在調節過程中造成傷害,連續服用十多劑後,病情完全康復。

2. 附:麥苗善治黃疸

內子王氏,生平不能服藥,即分毫無味之藥亦不能服。於乙丑季秋,得黃疸症,為開好服之藥數味,煎湯,強令服之,下咽即嘔吐大作,將藥盡行吐出。友人張某謂,可用鮮麥苗煎湯服之。遂採鮮麥苗一握,又為之加滑石五錢,服後病即輕減,又服一劑全愈。蓋以麥苗之性,能疏通肝膽,兼能清肝膽之熱,猶能消膽管之炎,導膽汁歸小腸也。

因悟得此理後,凡遇黃疸症,必加生麥芽數錢於藥中,亦奏效頗著。然藥鋪中麥芽皆乾者,若能得鮮麥芽,且長至寸余用之,當更佳。或當有麥苗時,於服藥之外,以麥苗煎湯當茶飲之亦可。

白話文:

我的妻子王氏,一生以來對藥物非常敏感,即使是完全沒有味道的藥,她也無法吞服。在乙丑年的秋季末,她得了黃疸病,我為她開了幾種容易服用的藥,煎成湯藥後,強迫她服下,但她一喝下去就劇烈嘔吐,把藥全都吐了出來。朋友張某建議,可以試試用新鮮的小麥苗煎湯來喝。

於是我們摘取了一把新鮮的小麥苗,再添加了五錢的滑石,煮成湯藥讓她服用。服用後病情明顯減輕,再服用一劑後,她就完全康復了。因為小麥苗的特性,能疏通肝膽,同時還能清除肝膽的熱氣,更能消除膽管的炎症,引導膽汁流入小腸。

從這件事中,我領悟到小麥苗的妙用。從此以後,只要遇到黃疸病人,我必定在藥方中加入數錢的新鮮小麥芽,效果顯著。然而,藥店裡賣的小麥芽都是乾燥的,如果能找到長度超過一寸的新鮮小麥芽,效果應該會更好。或者,在病人服藥的同時,用小麥苗煎湯當茶飲用,也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