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傳

《醫學正傳》~ 卷之七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9)

1. 婦人科上·月經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食遠服,治肢節疼痛無力之勝藥也。

桃仁散(產寶)治婦人月水不調,或淋瀝不斷,斷後復來,狀如瀉水,虛弱不進飲食,腹中堅痛,不可行動,月水或前或後,或經月不來,舉體沉重,惟欲眠臥,多思酸物。

桃仁(去皮尖,炒,另研),甘草(炙),半夏(各三分),赤芍藥,生地黃(各一錢),澤蘭葉,川牛膝,當歸,桂心,牡丹皮,人參,蒲黃,川芎(各七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二盞,煎至一盞,空心溫服。

通經下取方(產寶)曾經試驗神效。

海蛤粉(半兩),苦葶藶,牙皂(各二錢半),巴豆(略去油),天花粉,苦丁香,紅娘子(各一錢半),麝香

上為細末,每用一錢,蔥涎同搗為丸,簿綿裹,以五寸竹管納陰戶中,候熱時先通黃水,次則經行。

通經丸(產寶)治婦人室女,月經不通,或成血瘕疼痛。

桂心,青皮,大黃(酒濕紙裹煨),川椒,莪朮,乾薑,川烏(炮去皮),乾漆(碎,炒煙盡),當歸,桃仁(去皮尖,麩炒,研如泥,各等分)

上為細末,將四分之一以米醋熬成膏,和余藥末成劑,臼中杵勻,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淡醋湯下,漸加至三、四十丸,溫酒亦可下。性畏漆者,入雞子清和藥內。

膠艾湯(良方)治勞傷氣血,衝任虛損,月水過多,淋瀝不止。

阿膠(炒成珠),川芎,甘草(炙,各半錢),當歸,艾葉(各七分半),熟地黃,白芍藥(各一錢)

上細切,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一方加地榆、黃耆。(見胎前門。)

加減四物湯(良方)治經候微少,漸致不通,手足煩疼,形瘦潮熱,脈息微數。

本方去地黃、川芎,加澤蘭葉三倍,甘草半分。如經候過多,本方去熟地黃,加生地黃。如經行身熱脈數頭昏,本方加柴胡、黃芩。如經行微少,或脹或痛,四肢疼痛,本方加延胡索、沒藥、白芷,共為末,以淡醋湯調下。如經候不調,心腹㽲痛,只用芎、歸二味煎服,名君臣散,以歸倍於芎也。

加味四物湯(元戎)因氣衝經脈,故月事頻並,臍下多痛,本方加白芍藥。如經欲行,臍腹㽲痛,本方加玄胡、苦楝、檳榔、木香。如經水過多,本方加黃芩、白朮。如經水澀少,本方加葵花、紅花。如經水適來適斷,或往來寒熱,宜先服小柴胡湯以去寒熱,然後以四物湯和之,或以二方並服,名柴胡四物湯。

(附一物丸產寶)治經候不調,血氣刺痛,腹脅膨脹,頭眩噁心,崩漏帶下,並宜治之。

香附子(杵去皮毛,不拘多少,米醋浸一日夜,用瓦銚煮令熟,焙乾。)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日乾,每服五十丸,淡醋湯下。

白話文:

婦科上・月經

這個藥方切細後,作為一劑使用。加入兩大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飯後服用。這是治療肢體關節疼痛無力的良藥。

桃仁散 (產寶) 治療婦女月經不調,或者經血淋漓不斷,停了又來,像拉肚子一樣,身體虛弱吃不下飯,肚子裡又硬又痛,無法行動。月經可能提前或延後,甚至可能一個月都不來,全身沉重只想睡覺,而且特別想吃酸的東西。

藥材: 桃仁(去掉皮和尖端,炒過,另外研磨)、甘草(炙烤過)、半夏(各三分)、赤芍藥、生地黃(各一錢)、澤蘭葉、川牛膝、當歸、桂心、牡丹皮、人參、蒲黃、川芎(各七分)。

將以上藥材切細,作為一劑,加入生薑三片,兩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空腹時溫服。

通經下取方 (產寶) 經過試驗,效果神奇。

藥材: 海蛤粉(半兩)、苦葶藶、牙皂(各二錢半)、巴豆(去掉油脂)、天花粉、苦丁香、紅娘子(各一錢半)、麝香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用一錢,加入蔥的黏液一起搗成丸狀,用薄棉布包好,放入五寸長的竹管中,塞入陰道。等到有熱感時,會先排出黃色液體,接著月經就會來。

通經丸 (產寶) 治療婦女或處女月經不通,或者形成血塊導致疼痛。

藥材: 桂心、青皮、大黃(用酒濕的紙包裹後煨過)、川椒、莪朮、乾薑、川烏(炮製後去皮)、乾漆(搗碎,炒至沒有煙)、當歸、桃仁(去掉皮和尖端,用麩皮炒過,研磨成泥狀,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取四分之一用米醋熬成膏狀,再與剩下的藥粉混合均勻,用杵搗勻,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用淡醋湯送服,可以逐漸增加到三、四十丸,也可以用溫酒送服。如果對漆過敏的人,可以將雞蛋清加入藥中一起服用。

膠艾湯 (良方) 治療因勞累損傷氣血,衝脈和任脈虛損,導致月經量過多,淋漓不止。

藥材: 阿膠(炒成珠狀)、川芎、甘草(炙烤過,各半錢)、當歸、艾葉(各七分半)、熟地黃、白芍藥(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切細,作為一劑,加入一碗半水,煎煮至剩下一碗,溫服。另一個方子可以加入地榆、黃耆。(見胎前門)

加減四物湯 (良方) 治療月經量很少,漸漸導致月經不通,手腳煩躁疼痛,身體消瘦有潮熱,脈搏微弱且快。

在原本的藥方中,去掉地黃、川芎,加入三倍的澤蘭葉,甘草減半。如果經血量過多,原方去掉熟地黃,加入生地黃。如果月經來時身體發熱,脈搏加快,頭暈,原方加入柴胡、黃芩。如果月經量少,或者有脹痛,四肢疼痛,原方加入延胡索、沒藥、白芷,一起磨成粉,用淡醋湯調服。如果月經不調,心腹脹痛,只用川芎、當歸兩味藥煎服,叫做君臣散,當歸的用量是川芎的兩倍。

加味四物湯 (元戎) 因為氣血衝擊經脈,所以月經頻繁,肚臍下方疼痛。在原方中加入白芍藥。如果月經要來的時候,肚臍和腹部疼痛,原方加入玄胡、苦楝、檳榔、木香。如果經血過多,原方加入黃芩、白朮。如果經血量少,原方加入葵花、紅花。如果月經時來時停,或者忽冷忽熱,應該先服用小柴胡湯去除寒熱,然後再用四物湯調理,或者兩個方子一起服用,叫做柴胡四物湯。

香附丸 (附一物丸產寶) 治療月經不調、血氣刺痛、腹部和脅部脹滿、頭暈噁心、崩漏帶下等症狀,都適合服用。

藥材: 香附子(去除皮毛,不計量,用米醋浸泡一天一夜,用瓦罐煮熟,烘乾)。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醋糊做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曬乾,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淡醋湯送服。